美文网首页大学青春读书笔记读书
那些一读便沉沦多年的小众散文

那些一读便沉沦多年的小众散文

作者: Dailei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23:18 被阅读286次

文/亦语
总有些东西在一瞬间击中灵魂,引起共鸣!

01

那天在D同学老家的书架上看到了《我与地坛》这本书,恍恍惚惚很多句子突然涌上心头。高中时我有一本摘抄本,专抄偶遇的散文。其中有三篇印象最深刻,

  • 其一是《我与地坛》,因为文章太长,断断续续抄了很久,但那时誊地万分虔诚。
  • 再有一篇便是《墙》,在做模拟卷时遇上的,那时不知道许达然何许人也,但因这篇背的滚瓜烂熟的散文而将这个姓名也记住了。
  • 还有一篇是课本上的《记念刘和珍君》,因为太喜欢,背课本感觉已不过瘾,又抄了至少两遍。

高中那时一三五是语文早读,我常常花上三四十分钟读这些文章。默读是不行的,因为感觉作者的苦闷必须要经我之口抒发出来。语文老师好几次驻足,但也终究未说我一两句。如今事隔经年,这些句子还是会在我写日记时,在我发呆时,在我愁闷,迷惑时,不自主地跳出记忆。

这些文字曾在我最迷茫的时候陪伴我,今天再度打开它们,我发现它的治愈功能依旧存在。读起来,依旧唇齿留香,感动不减。希望你在空虚、迷茫,对现状无解时,打开书卷,也能从这里找回自己。

02

《我与地坛》

高中时史铁生是身残志坚的代表,屡屡出现在满分作文素材里。但我和萝卜却是因为他在选修书里的《命若琴弦》喜欢上他,后来找了很多书店才找到这本《史铁生精选集》,读得如痴如醉。以至于上大学我还特地把它也带了过来,以慰空虚。

史铁生精选集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晶。这里面记录了他在绝望中怎样找到希望,以及母亲对他的陪伴与爱。有哲学意味的散文很多,但是能够以一种平实、冷静、温情而透彻的态度娓娓道来,升天入地,丝丝入扣、体贴入微,毫不勉强造作,并抵达一种能为平常人所理解又难以企及的境界,却只有史铁生做到了。


平实、冷静、温情而透彻

他的文字是失意人的港湾。那是一种真正的抚慰,让绝望的人心底长出坚韧,让焦灼的人灵魂生出宁静。

唯一的史铁生

《江上的母亲》

野夫是我大一才读的作家,那时一个同学推荐了他的《乡关何处》散文集,第一篇就是《江上的母亲》。整本书都很沉重,讲述了身边人悲惨唏嘘的人生故事。

野夫的散文饱含深情,并且文字功底深厚,属于“文质彬彬”之作。我因为这本书又去找了他的小说来读,但感觉不如散文惊艳。野夫本人生平也比较传奇,毕业于武大,据说当年很受易中天赏识,曾当过警察、因泄密又成为阶下囚、后来又成为书商,再到后来《1980年代的爱情》开拍,他又在公众视野中活跃起来,我也在那时见到了他本尊。

在《江上的母亲》这篇长文中,野夫记述了出身大家闺秀的母亲历经生磨难的一生:身为“国军”将领的父亲被流弹洞穿,寡居的母亲扶柩理丧,丈夫戴上“右派”帽子,儿女四散逃生……母亲在这些苦难中不曾放弃,一直苦苦挣扎,但当68岁的母亲在送别了丈夫、等回了失散的儿女后,却决然地消失在江边。

江上的母亲

《如你在远方》

“此地阳光恹恹,此地氛围溷溷。你已疲惫,窒息于此地的世俗、喧嚷与愚昧。向往远方,你将去,悄然远离此地。
远方有海,有山与林,远方总是飘扬着你的梦。"

诗与远方并不是当下人才想追求的,每一代人都向往远方,向往诗意地栖居。但你是属于故乡的,浓浓乡愁催你叶落归根,最后你忘记你曾在远方,最后,你死在故乡。向往与乡愁,逐梦与回归,都在这不急不缓的文字中悄然流露。


如你在远方

许达然是台湾知名的历史学家与文学作家。他的散文总有一种意境美,能把最矛盾、最激烈的情感用最恬静的文字表达出来。他的散文常常渗着一种强烈的社会意识与对人生的理性认识。

为众生的悲心

《墙》

《墙》是一篇以空对空,凭虚联想而蔓延成的散文。由窗前一块起皱的墙生发开出,写到写作,写到回忆,终于意识到侵袭的是孤独。于是寻求书,再寻求音乐,最后似乎都是无解。终于明白:哦,人生的闷是排遣不掉的,还得用幽默来撑着。


《怀念萧珊》

《怀念萧珊》是巴金为悼念其亡妻萧珊而作,记述了妻子在“文革”中因自己而受到牵连,身患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下一句就离开人世的过程。

很早时,我听人讲过巴金和萧珊的爱情故事,知道是萧珊仰慕巴金才华,主动来信探讨,两人年龄悬殊,克服种种困难才走到一起。那时我便佩服萧珊,甚至比对巴金的尊敬尤甚。后来读了这篇追忆散文,更是泣不成声。女人的执着、坚毅、体贴、刚强、责任、温柔,在萧珊的大眼睛中悉数体现。

怀念萧珊

《项脊轩志》

《项脊轩志》是高中课本上的散文,之所以把它也拿出来,是因为这句话突然从脑海中冒出来。


有时候一句话足矣

只此一句,不事雕饰,却胜过世间情话万千。

相关文章

  • 那些一读便沉沦多年的小众散文

    文/亦语总有些东西在一瞬间击中灵魂,引起共鸣! 01 那天在D同学老家的书架上看到了《我与地坛》这本书,恍恍惚惚很...

  • 当年的味道:语文课

    今日随手拿起一本给孩子买了一套名家散文,恰好是朱自清的,便读了起来。很久没有静心读散文了。这一读却是那几篇《匆匆》...

  • 一壶熬透了的酥油-宗璞散文

    为什么一定要读一读散文?散文一定要读一读名家、大家的?因为里面都藏着他们极高的人生感悟。 宗璞,原名冯钟璞,“永远...

  • 散文:我欲沉沦

    题记:沉沦,一意零落、沦落;又一意沉溺。 我要过的一生,追逐无尽智慧而诠释痛苦,渴求飘渺无定之爱来缓解孤独。 无论...

  • 湘行书简:沈从文和张兆和写尽了异地恋的心酸

    与这本小众的书结缘,因汪曾祺先生。在读他的散文集时,频繁看到被提及的沈从文先生和张兆和女士的生活。那些细碎不成章的...

  • 2023-01-13

    初读阿城的散文集《威尼斯日记》,一读便迷上。这样的文字不煽情不堆砌,让人欲罷不能。简短又不乏内容的精彩,如同国画的...

  • 你写你的爹,他写他的娘

    小众玄武老师在讲话稿里批评大家"当下的散文,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当下的散文写作,有太多的雷同...

  • 那些一读便心生感动的诗词

    即使每天柴米油盐,梳妆打扮全不顾;即使奶娃嗷嗷待哺,一地鸡毛心不暇。但无可厚非内心还是住着一处温柔,藏着我对文字与...

  • 一读便入心的那些诗(五)

    远和近 顾城 你 ...

  • 一读便入心的那些诗(二)

    犹记得当时《经典咏流传》中梁俊老师带领一群孩子演唱的《苔》,也让更多人一听便爱上了这首“孤独了300年的小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一读便沉沦多年的小众散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gs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