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晓波-预见2018-摘录

吴晓波-预见2018-摘录

作者: hshuang | 来源:发表于2018-01-07 00:05 被阅读0次

(摘录于《吴晓波频道》 预见2018(演讲全文整理)| 吴晓波年终秀; 《涛说PPT》激荡四十年,预见2018)

复盘2017

1. 新锐中产渐成主流,工匠精神再造国货。

我们非常荣幸地看到了中国新中产的崛起。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生产一瓶水,还是生产一件衬衫,如果有人说“得屌丝者得天下”,你们还信吗?这是一个已经慢慢被边缘化的种族。

中国2.4亿的新中产,这是一群享受精致生活的人,在座的各位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消费的主力人群。

当他们站在舞台中央时,“崇洋媚外”这个词已经不存在了。你别跟我说“伦敦人喝什么茶”“纽约人开什么车”,我们更相信中国市场上本土消费者的力量,以及全世界所有的商品都在卖向中国,而要卖给中国人,还必须会讲中国话。

所以,在今天无论是外资资本或中国本土资本,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要重新塑造每一个商品,它可能是一个茶杯垫子、一双皮鞋、一个音箱、一本书等等。新中产崛起的背后,2017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景象——工匠精神重新回来了。

吴伯凡老师也讲到,无论这个国家的种族之间怎么样互相陌生,亦或互相难以理解,但你必须要用工匠精神去做好每一个商品。因为有人开始愿意为工匠精神买单了。

2017年5月,我请了200个中国的新工匠在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开了两天的“新匠人养成营”,我非常高兴地看到,90%是80后、90后,年轻人重新回到小产品本身去创造产品。

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所有的驰名商标,所有的百亿企业,所有的三十年、五十年、百年公司,全部烟消云散。我们只相信一件事情,那就是你能否做出一件符合我审美的好商品。

2. 跨境并购倍级增长,人工智能穿透产业。

这也变成了事实。在2017年,人民币是全世界最野蛮的并购货币。

2016年4月,我和100多位企业家去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德国的企业家看着我们,疑惑“你们来干什么”“你们跟工业4.0有什么关系”?

2017年4月再次去,已是完全不一样。因为在整个2016年,中国资本对德国资本的并购增加了8倍之多。我们大概收购了超过100家德国的隐形冠军,甚至2017年年初,德国联邦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非欧盟国家对德国公司的并购需要报备政府,非欧盟国家主要指向中国。

跨国并购出现了倍级增长,但倍级增长背后我们也看到了巨大隐患,在接下来的预见2018中,我会跟大家讲这个点,人工智能开始穿透产业。

3. 资本市场频繁换壳,理财恐慌持续蔓延。

我说对了半句,理财的恐慌持续蔓延,如果你手上有100万,你会问“我该怎么办”,如果你手上有1000万、1亿,依旧会问“我该投什么”。在公开市场找不到好的资产标的物,构成了今天中产阶级最大的恐慌。

资本市场频繁换壳并没有发生,在2017年我们看到的是,2016年中国所有的资本都去买好的资产,好资产在哪?在公开市场上,在产业经济中。这些好资产,资本怎么能尽快将其兑现,如果是一家转型非常成功的服装公司,就去买一家上市公司,把资产装上去。这是2016年可能看到的景象。

但一年后的2017年,这并没有发生,为什么没有发生呢?如果发现服装行业一家成功转型的公司,想买壳将它装进去。那你别干了,我来干,我直接让它上市就行了。2017年我们看到的景象是,整个IPO市场出现了量级的增长。

在2015年、2016年买了一堆壳的公司,全部把壳砸自己手里了。上周,新三板的一家公司,其市值最高曾达1300亿,如今只剩下了1%-2%的市值,被证监会严令退市。它手上有无数壳,曾被称为“壳王”。这是一件值得鼓掌的好事。

4. 新兴垄断挑战公平。

今天讨论这个问题,心情仍然非常沉重,我有时候做梦时会想,如果有一天中国BAT加上美国谷歌、微软、苹果、Facebook、推特,8家公司找一个小镇开一个会,世界会怎么样?会非常不太平。

因为2017年,全世界出现的500家独角兽公司中,有300家是这8家公司投资的,他们不但控制了我们的时间,控制了我们的社交,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即将控制我们的未来。可能在人类历史上,都从来没有看到过那么大规模的来自于市场竞争所产生的新型垄断。整个行业都不知道怎么对付它们,甚至整个法制都不知怎么对付它们。

新型垄断挑战公平,这个在2016年底我们看到的景象,一年后的今天,非常抱歉地告诉大家,垄断还在加剧,公平继续遭到挑战。不知道明年这样的景象有没有可能得到缓解,但从这一年的情况来看,我非常不乐观。

5. 全球通缩政经动荡。

去年,我们看到的是,每一个国家都跟中国一样产能过剩,中国好一点是因为有新兴的中产阶级存在,欧洲、美国、日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因为它们国家中产阶级的发展已到顶点了,这就是唯一的区别。

中国的需求端新中产的出现,推动了整个中国产业经济变革的可能性。所以2016年底我们看到全球通缩的景象,在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改变,各个国家的领导人都在干两件事,第一件事在自己国家的边上加紧盖篱笆墙,第二件事是加紧印货币。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2017年的景象。

到了2018年,我们也对2018年的趋势做一个小小的预测,看看明年这时,到底说对了哪些,说错了哪些,说漏了哪些。

预见2018的八个预测


   预言2:买好投资投穷国家

  今天全世界最大的泡沫是什么?人民币。

  中国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一半多点,人民币发行量等于美国和欧元的总和。

  30年前的日本,也跟我们一样拥有泡沫,但他们用泡沫买了美国人的泡沫。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人非常感谢日本人带给我们的教训。我们不能拿泡沫去买人家的泡沫,那是傻子才干的事。我们拿泡沫买别人家最好的东西,即买好资产投穷国家。

(2002-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图)

什么叫买好资产呢?2002-2017年这15年间,中国对外投资额增加了将近20倍(18倍多一点),但为什么2016到2017年时,出现了陡状的下降?就是因为在2017年,有几个人犯了日本人三十年前犯过的错,去买楼、买海滩、买酒店、买电影院、买足球俱乐部。这些都是非标资产,都是泡沫。

中国人以非常土豪的姿态,甚至比日本人当年更土豪的姿态去买这些泡沫,傻不?为什么出现陡状下滑,因为2017年政府把这些傻人请回来了。

最大的问题在于,如果他们拿自己的钱去买这些当然无所谓,但他们在中国地区的银行大规模举债,拿大家的钱去买人家的泡沫,这不可以。

那要去买什么?要去买别人的机器人公司、医药公司,要去买别人最好的资产。所以,在2017年度的这次调控后,2018年我们会看到,跨国并购会继续加大,但资本将趋于理性化。

那什么又是投穷国家?我们当年也是穷国家,现在稍微有点钱。穷有时候是一个优势,意味着这是一个后发展国家,有机会。

前两天有个90后同学,跟我说,他从新加坡留学回国,在他爸爸的服装厂工作,他爸爸派他去缅甸办服装厂,他不知道该不该去。

我跟他讲,缅甸今天的人均GDP相当于中国的1982、1983年,缅甸曾经是南亚地区最大的粮仓,有非常好的生产水稻的平原,缅甸有1亿左右人口,那里的人民非常温顺。缅甸有孟加拉湾最好的海港,中国的石油管道从缅甸通到昆明。

这么一个一亿人口的南亚国家,拥有广袤粮田、资源的国家,给它20年的和平,它会怎么样?会成为南亚地区非常繁荣的国家,二战之前的1940年,曾经的首都仰光就是当时南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这位同学的爸爸为何要把服装厂从广东搬到缅甸,因为在今天的缅甸,1块钱人民币能买3个玉米,缅甸女工的月均工资仅为东莞女工的十分之一,你说该不该搬去?

这就是今天发生的景象,这些后发展国家就是三十年前的中国,只要给它以和平,中国的很多经济模式,管理经验,产业能力,都可以通过“一带一路”的方式进行输出。

中蒙俄经济走廊,蒙古国“草原之路”,越南的“两廊一圈”,柬埔寨的“四角战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和地区比起中国,经济落后了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但这些国家正在出现新的商业机会。

所以在2018年,“一带一路”战略和中国国内的产业转型、消费升级,将形成一种呼应性关系。它会变得越来越真实,在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我们仍然会看到货币适当泡沫化,仍然有很多中产阶级在中国买不到好资产,出现理财恐慌。而其中一部分人以及这个国家,正以国家能力的方式,将慢慢形成中的人民币泡沫去干一件事情,用它去“淹没”全世界。

    预言4:屌丝谢幕,零售再造

  新中产在中国消费市场的能力,在2018年仍然会得到爆发式的增长。

人终究还是真实的,他们一定会到线下来,线下空间只存在一种可能性——能够满足人的体验性。

  近年来,中国百货行业高速增长,在2017年的投资案例中,中国排在前几位的互联网公司,已多多家大型零售超市展开并购。

(中国百货零售业增长图)

为什么发生这种景象?很简单,因为人是真实的。今天的80后、90后、00后,他们能够在网上买的东西,绝对不会到线下来买。但第二个问题是,他们会不会到线下来买?一定会,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谈恋爱,都需要放松自己的情绪,都希望有一场邂逅,都愿意在线下欢笑一次,流一次眼泪。

所以,所有线下空间存在的理由只有一条,就是它没有办法在线上简单地完成。这时候线下空间,吴声老师所提出的场景革命就开始发生了。如果所有的线下店、购物中心、超市,仅仅能够满足购物的便利性,在未来绝大部分将没有存在的理由。

它只存在一种可能性,即满足人的体验性,当人的体验、情感和购物之间形成一种新的粘连时,在中国地区将发生全世界最为激进、规模最大的一次零售革命。

我们今天在这里可以做一个预言,在互联网领域中所看到的中国地区的商业模式创新,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将同样被拷贝到线下零售产业,这也是为什么零售行业出现陡状增长,以及那些夫妻店在今天都变得很值钱的原因。

2017年只是在这方面完成了一次理念的梳理,非常像2015年我们对互联网+的那场争论一样。今天我们不再讨论互联网+,所有的模式都已经非常清晰了。

2018年,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零售模式,很可能出现的景象是,上一个屏里出现的新零售新模式会在一两年内死亡,它们有可能会从先驱变成先烈,我不知道。新的好奇,会在零售行业发生。

预言5 机器人重构制造业

有个台湾人,在过去十几年中,他开创的企业,在中国靠人口红利,成为赚钱最多的制造企业,他叫郭台铭。中国美的员工11万,海尔6万多,而郭台铭在中国雇了130万员工。

三年前,他曾说,我们打算在未来五年内,用一百万机器人替代生产线上50%的产能。为什么?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抬高,当库克请他生产手机时,其价格还在往下压,中国的手机行业已经饱和,IPAD、苹果电脑也在饱和。这边是劳动力成本上升,那边是终端品牌商对其压价,只有一个办法——告别中国人口劳动红利。

2017年富士康集团生产线机器人增加了4万台,到了4万台,40万台就很快被实现了。在过去的几年里,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工业4.0或生产线的智能化革命,在未来的2018年、2019年,会成为非常蓬勃的景象。

我给大家看一张脸,这是2017年的10月,沙特阿拉伯给这个叫索菲亚的人办了一张公民的护照,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公民。

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生产索菲亚的这家公司中,有中国人的基金,所以索菲亚身上流着一部分中国人的血液。中国今天是全世界做机器人最激进的国家,甚至很多产业界的朋友说,出现了泡沫。

2015年,中国只有458家机器人公司,2017年9月,达到6666家。四年时间,增加了十几倍,巨大的泡沫。但泡沫背后,也呈现出一个景象,中国的各种机器人,从服务机器人到工业机器人,到异形机器人,都在出现无数的创新。

(中国机器人公司增长图)

中国每一次产业变革,都是这番景象,二十多年来,我看到中国从饮料行业、到保健品行业、到家电行业、到互联网行业,到O2O行业,到P2P行业,到今天的机器人行业,是同一番景象,无数的牺牲者,大把的现金,最后烧出一个新天地。

机器人跟我们每一个行业有关。我的老东家是新华社,已经有机器人在写稿了,刚才刘加隆说到招商银行已经有机器人在做投顾了,吴声老师什么时候被克隆出来也很难说。

这两年,大家有没有发觉一个景象,我们脑子里每天被很多新观念轰炸,AR、VR、基因、区块链、比特币……怎么识别它们?拿手机把它拍下来,叫期望值曲线,这个曲线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新技术的出现,从一个人的大脑离开,经过实验室的阶段,经过产业、资本投资,最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工具和技术,不是直线发展的过程,是曲线发展的过程。

我写过一本书叫《大败局》,2000年出版,当时腾讯才创办了一年多,阿里巴巴才创办了三个月,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第一家失败的互联网企业,瀛海威,2000年已经出现了互联网泡沫的一个破灭。

任何一个技术,都经历了技术启动,期望值高峰,然后幻灭,低谷,再接着领悟的爬坡,开始不断地盘整,最后效率的饱和,变成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东西。

大家看期望值曲线就是2017年底,此时此刻年终秀时,这些数据所处在的一个状态,很多东西已经没有机会了,今天做一个云服务公司没有机会了,因为阿里云和腾讯云跟你说,我们的云服务只要1元钱,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这一边已经进入到非常惨烈的状态了,大家得记住这一边,如果2018年有人跟你谈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区块链、人类永生。记住,他们一半以上都是骗子,大规模的泡沫和骗子存在的地方,你要知道人人跟你谈人工智能,中国地区每年人工智能行业毕业生加在一起300个人,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供给,都处在一个泡沫阶段,但是这个泡沫代表了什么?代表着技术的未来。通过这张图,我们对今天所处在的技术变革的现阶段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预言6:5G商用想象互联

  5G的速度是4G的20倍,流量运转速度是4G的几十倍。

2018年,5G的商用标准将会公布。意味着去中心化的万物互联时代的开始。各种新应用空间和想象将被重新发生。

  可能有些看上去已经死掉的行业,比如说衬衫、冰箱、空调、洗衣机……将全面复活。这可能在2018年出现新的端倪。

    预言7:上市提速创业降温

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长,2018年更多好的健康的公司通过IPO直接上市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这对所有做实体的企业家是一个巨大的好消息,做好的公司,跟投机告别。

(2015-2017中国上市公司数量增长图)

但同时我认为在2018年会出现的一个景象是,已经烧了三年烈火的创业热潮有可能降温。

四个原因:第一、专业门槛越来越高。2013年,广东省共青团请我去讲课,跟我讲了一个数据,100个大学本科生创业,97个在送外卖。你爸妈花了钱让你读化学、英语、物理,但你跑去送外卖。今天我给你100万,让你开外卖公司,你敢开吗?那些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的创业,已经彻底结束了,TMT时代彻底地结束了。

第二、流量成本陡增。所有的创业更加基于商业和内容的生产能力,管清友说人会变得越来越贵,是那些有野心的专业能力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贵,专业门槛在提高,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你无论在线下开零售店,还是在网上开淘宝店,流量成本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

第三、技术替代模式。第四、风险投资务实。

所以基于这四个原因,2018年所有创业的人,要把心更踏实下来,跟中国产业经济每一个行业所发生的景象一样,创业也需要冷静,需要去泡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晓波-预见2018-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iu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