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听爷爷讲他参与过的战役:渡江战役的血红长江,金门战役的等而未发,以及抗美援朝几年大大小小的战争经历,战场上如何冲锋,怎么带俘虏,怎么带新兵,战士们如何抗严寒存口粮,后勤如何补给,战场怎么打扫,军民如何联谊,战士们如何学习等等,那些场景的描述,那些紧张的气氛,那种军人的无畏和荣耀,仅仅听爷爷描述,就感觉到热血澎湃,惊心动魄,无法想象。
我还记得初高中学历史和地理的那几年,经常拿个马扎坐爷爷跟前,让他给我讲书上的著名战役、历史人物和地理名词。我那时候小,只觉得爷爷讲的很生动,我听着特别受感染,全然不觉这是来自他生命力量的陈述,这是一位19岁参军、见证过无数次鲜血与炮火的洗礼,受过伤接近过死亡,却无畏无惧,一腔爱国热血和一身荣耀的老军人。他在用他的前半生,笑呵呵的,长长眉毛一翘一翘的,一字一句铿锵有力的,给我讲故事。
爷爷是今年去世的,我经常会想念他,会回想起过往与他相处的场景片段。
听朋友推荐了《长津湖》,一直很想去看,但又不敢去看,心情非常复杂。看影评,这是一部和爷爷相关度非常高的电影,所以去了究竟是看电影,还是看爷爷的鲜活过去?万千思绪,一直没有做好直面的准备。
今天,我终于去看了,面对电影里这明显被美化过的场景,依旧哭到不能自已,很难想象当时爷爷真实面对的场景,以及生死前线时,心里会想些什么?看电影的时候,我仿佛有了答案。但是自己心绪被搅动的厉害,正好,现在比较安静,想到哪写到哪。
电影里有太多的场景,都是在听爷爷讲故事的时候听到过。小时候只能靠自己想象的画面,今天在大屏幕上看到的时候,那些画面里仿佛有爷爷在讲故事的声音,旁白似的同时在耳边响起。
爷爷讲,他所在的部队在金门待命,一直没有出战,直到有紧急安排,战士们立马登上火车,并不知去向哪里,后来才知道奔赴东北,最后快到鸭绿江才终于下车整顿物资。因行军紧急,火车一路没停过,在可以补给的站点,火车也只是减速不会停站,物资都是扔进车厢的。(扔物资的场景在电影里有看到)
我清晰地记得,爷爷是这样描述火车上的场景。
因为是货运的火车,而且火车不停,车上也没有洗手间,所以战士需要大号的时候,会打开车厢门,脱了裤子,屁股朝外,有人要抓紧他的胳膊防止他掉下车去,就这个画面,大家可以自己想象。小时候听这个场景觉得搞笑,现在却觉得心酸,条件的艰苦不易,随时一个小细节就能看出来。
火车行进中,所有战士都是白天操练和学习,也会有指导员爬车厢进来,教大家写字,教些必备知识。爷爷说因为他学的比较快,所以特别光荣的获得一根铅笔头,他是万分的宝贝着,能省着用就省着用。他对于学习机会的珍重,可以想象到了。他也确实是活到老学到老,八十多岁想学计算机,一直到九十岁依旧是每天读书,随口能出字谜对联脑筋急转弯,来考考我们。
货运车厢是没有座位和床铺的,晚上所有战士就地休息,按照爷爷的描述,那个场景可以想象抗洪救灾的子弟兵一排排整齐躺地上睡觉的画面,差不多,区别在于战士们即使睡觉也手不离枪,所有人脚心朝着车厢门,枪口朝着车厢门,手必须一直握着枪(电影里也有刻画描述这个军人必备认知),以保证如果火车被劫,能做到随时起身就可以握枪战斗。
军令如山,所以爷爷不能告知家里人自己的消息,接下来的一年多,奶奶她们因为没有爷爷的音讯,担心挂念,甚至做好了思想准备。她们不知道爷爷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已经来到了边境,踏上了“保和平,为祖国”的征程。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从小,就经常听奶奶闲来哼唱这首歌,有时候爷爷也会跟着合唱。每次唱起来,爷爷都会昂首挺胸,有时还会一边唱一边原地踏步走。那时我不大,会跟着爷爷学着动作一起唱,因为觉得他们有趣。现在回想起那个场景,特别美好。
爷爷说,为了能够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前仆后继的牺牲了太多战士,着实是特别艰难。爷爷描述了很多场景,我想选几个印象深刻的来说。
急行军,每个人要背着自己的铺卷和干粮,行军速度要快,所以不能带太多负重,口粮就是拿着豆子或大米,找老百姓帮忙炒过的,每人也就一捧的量,用布包起来,做成细长的小包袱,绑在自己的胸前。这是一个战士接下来几天的口粮,只有安全到达目的地,才会有口粮补给。路上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停下来吃饭休息的,饿了就自己从包袱里摸出几粒,细细的嚼,细细的嚼成沫沫了才舍得吞下。渴了就路边抓把雪就解决了。
爷爷说,天气特别冷,风雪很常见,一停下来就忍不住打哆嗦,一直行军反而好些。很多地方雪很厚,后面的人要踩着前面人的脚印那个洞走,不然腿冻麻了可能就一扑掉雪里头去了。现在有时候会听到有老人说,外面冷戴上帽子,别把耳朵冻掉了。那时,确实有人冻掉耳朵,或者冻掉脚趾的,可见有多冷。
过江特别难,不能白天过江,会被发现,都是晚上蹚着水一步一步的走过去,有时对面哨岗的灯光打过来,战士们就需要整个人进水里藏起来。所以胸前包着的米粒和豆子都泡软了,一蹭就碎了,根本捏不起个完整的。
暗夜里,严寒中,要忍着饿,要躲过哨岗,有时要面对枪炮,就这样的过鸭绿江,爷爷和战友来回好多趟,运物资,送伤员,领新兵。。。
在电影里,好几次出现的小本本,记录着每个战友的名字。当有战友牺牲的时候,连长伍千里会用红色的笔把他的名字框起来。这一幕也是让我感触颇深。爷爷在部队里有一项工作就是记录牺牲的战士。
在雷爹牺牲后,吴京饰演的伍千里悲痛万分,颤抖着手迟迟无法画下这一个红框。我的爷爷呢?又是怎样面对战友的牺牲,怎样看待死亡的呢?
好吧,我好像是有答案的。他是很坦然的,珍惜生命,也无惧死亡。爷爷最后住院时,旁边病床的病人问过爷爷,怕不怕死?爷爷回答得直截了当:死有什么好怕的。我才不怕呢。
活着的时候,珍惜眼前人。往生之时,心无恐惧,坦坦荡荡。
书写到现在,我发现自己已经平静下来了,回忆很多,爷爷讲过的场景很多,我都写出来又如何?不写出来又如何?那些回忆,不增不减,依旧在那里。需要放下的只是我的执念罢了。
那些血泪和荣光,属于爷爷。不属于我。我在我的时空。
我在我的时空里,传承着有他一份的家族之道,倍感荣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