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朋友撸串后,我约好了滴滴,因为朋友家刚好在回我家的半道上,所以每次都是我约滴滴,可是前天朋友死活不和我一起坐车回,我开玩笑的问着他:“不会吧,蹭车蹭的不好意思了?”
他回答道:“我脸皮这么厚,多蹭100次都不脸红,可是最近一个朋友在日走步排行榜上和我杠上了,昨天一不留神让他超了,今天我走回去一定要重返第一!”
我:“... ...我的亲哥啊,这事不至于这么矫正攀比吧?”果不其然,晚上微信运动里他以31520步排名第一,但是由于超负荷运动,进家门的一瞬间,被门槛绊了个人仰马翻,直接导致大拇指骨折。
毫无疑问这是我接触到的,因攀比心理导致的最无厘头的事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攀比心态让我们花掉了很多冤枉钱。
消费者自发引起的攀比心:我不爱参加咖啡厅的活动
我的一个同事,每每周一就会跟我诉苦,说她以后绝不参加咖啡厅举办的活动,我很是纳闷反问道:“不会吧,女生不是都喜欢浪漫的场景么,况且还能结识些有趣有料的伙伴,怎么就又不参加了?”
她告诉我:“其实我非常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可是我并不喜欢喝那些饮品,但是每每在那样场合里,我极不好意思要一杯白水,内心总是想怎么也得要一个贵一点的充充门面...结果每次都会多花40多”。
生活中,类似聚餐、聚会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花掉了很多冤枉钱(AA制除外),其整个过程是由两种心态引起的,中国文化讲求礼让,点餐的时候我们会不好意思先点,但正是由于礼让,才引发的攀比心态。
同事说:“让我第一个点,我总会不好意思,然后当别人点后,我就觉得我点个白水很不合群,起码得点个和他们价位相当的。”
是的,礼让及不好意思是引起攀比心态的主要渠道,当别人在你之前作出决定,你的决定就会不由自主的以他的决定为标准,因为我们爱要面儿,所以在聚餐、聚会这样的场合下,如果我们不喜欢里边的一些东西,一定要趁早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商家设计的限量版:因为世界杯我买了世界杯定制款手机
端午回家陪朋友去买手机,其实也就是去提货交钱,他早已在网上看好,并定下来要买的牌子、型号甚至颜色,但是从店里出来却多花了300百块,这是为什么呢?说着我就来气,一个连C罗、梅西都分不清的人,硬是要买世界杯定制款... ...
案发现场是这样的,来到店里我们直奔该手机的体验区,简单的滑滑点点后,就开始询问该机的优惠价格。
美女店员对我朋友说:“您现在看的这个能送您100元话费和一个手机壳,不过您看的这款手机刚推出了世界杯定制款,而且买世界杯定制款能送您200元话费。”
他连声答道:“这么棒,拿出来我看看,刚好晚上要陪主管去看世界杯,定制款会不会衬托出我比他们更有情怀,哈哈哈”
果不其然,攀比心里让一个连C罗和梅西都分不清的人,多花几百块买了一款世界杯定制手机。
很多时候,在炫耀心理的诱导下,购买动机充斥着虚荣性、攀比性,常常表现为购买名贵商品、紧俏商品和时髦商品,朋友买的世界杯定制手机,就是商家利用顾客攀比心理设计的完美商品。
我想要不是因为晚上的撸串看球环境,像他这种平时精打细算的人,绝不会为了多刻些花纹而多花几百块。
这个事件告诉我,攀比心理不仅能让你花冤枉钱,还会让你丧失理智,多么痛的领悟啊!
这次的请客标准当然要比上次更高档
刚上大学的表弟,头一个月花了近1万块钱,听到这个消息后,姨姨直接崩溃,虽说对于姨姨这样的家庭,1万块钱不伤大雅,但那也是整个家庭3个月的支出啊,这小屁孩刚入大学就这样花钱,谁能供养得起?
据了解,表弟同班的学生们,入学头一个月的花费平均都在8000元左右,除去购买生活及学习的必需品1500元,平均生活费6500元。我听到后:“天呐,很多北漂者税前都没有6500元,学生真阔气!”
姨姨详细的询问了表弟,究竟这1万元是怎么花出去的。表弟的理由貌似很充分:“大家轮流请吃饭,档次顿顿提升,我倒数第二个请客,所以花的稍微多一点,再说先请客的同学们额外买了不少东西,刚到一个新环境,大家要相处四年,我可不能丢面!”
姨姨的回击很漂亮:“恩,很好,那你就应该为你的攀比心理付出代价,电脑下学期再买,因为按约定1万元的一半是用来买电脑的。”
刚到一个新环境,我可不能丢面
“刚到一个新环境,我可不能丢面”,表弟的这句话很精辟,那么请我们每个人换位思考,你进入一个新环境是否想让自己更闪光?答案是一定的必须的。
其实,此类心理就是我们底层思维所认可的价值观,追求高光是好事,但是一旦过激为攀比心理,必然会让我们付出额外的成本。
有些环境有些人,也许一生就会接触到一次,为了能在这个环境中过渡显露自己的形象,而付出完全没必要的成本,真的值得吗?
生活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定不要盲从、不要攀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基于内心做事,基于本质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