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乡的温情委婉,缠绵多情用来形容我的家乡一点不为过。
凤凰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村庄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勤俭持家。村子里有两个清澈的大塘,一个在村东头,村东头是大片的田地,种着全村人的口粮田和蔬菜瓜果,还有甘蔗和荸荠,田地的中央有一个小小的菱池。
住在村东头附近的人们每天早上在池塘边挑水洗衣服,这个大池塘也负责灌溉隔了一条马路的田地里的农作物。
另外一个池塘在村子的西边村口处,从村口出发,沿着凤凰山脚下,一路向西,可以到达镇上,那是一个繁荣的所在,我们这里只能称为乡下。所有的瓜果蔬菜,甘蔗荸荠菱角有富佘的都会被用扁担挑着到镇上去卖。到镇上要路过一条江,江上有浮桥,那种可以随时撑开,随时并拢的桥,就像小孩子玩的拼图一样,把江这边的人渡到了江那边,同时把江那边的人渡到了江这边。我们这里被镇上的人,以及江那边村庄的人们称之为“对江”。
“对江”是一个统称,凡指浮桥这边的所有村庄,这里山多,村庄都是依山而建。因为交通不便更多的是自给自足,也是因为交通不便,人们更单纯淳朴!他们对于那些渡过了浮桥来看望他们的客人都会拿出十二分的喜欢,不管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都会热情地招呼你。西边村口的进村路就在池塘边,远道而来的客人先会在池塘边受到村里人的欢迎,就像来了一位重要的客人,受到全村人的夹道欢迎,那一张张笑容夹带着乡音的问候让你还没到家已经感受到了家的亲切。
我小时候,江两岸是由一座浮桥连接起来的,江的一边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和大山脚下的村庄,村庄里的人们要去镇上了,那就得过浮桥,到江的另一边。
江的另一边是镇上,这里都是平原,山也只是一座小丘陵,这里有工厂,有大马路,这里连着的是真正的城里,大城市。所以这里的人们心更浮燥些,他们有些看不起江对面山里面的人们,称他们是“对江”。
“对江”人更淳朴,他们心思简单,以山为生,捕鱼为食。偶尔拿些山货,自家地里种的蔬果过了浮桥到镇上来卖,再换得日用品之类的回家的。山里人清静,他们的皮肤更白晰,眼睛更清亮,心境也更平静。
浮桥连接着江的两边,每天上午三班,下午三班,错过了浮桥时间,就回不去了。所以来镇上的“对江”人办好事就匆匆回家了,从来不敢多逗留。镇上有旅馆,也得三毛钱一晚,住不起啊。一年到头是看不到钱的,农民只在地里刨活,挣的是工分。不像工人,每个月可以发工资。
浮桥上有专门的撑杆人,人们在浮桥上站得密密麻麻,有些人还是见逢插针地上来。这时,撑杆人就会吆喝,别上了,别上了,等下一趟。就像如今马路上维持次序的交警,他们的话很有权威,那人就讪讪地把刚抬起的脚收了回去。
浮桥开始动了,浮桥上却传来了小孩子的哭闹声,鸡笼里公鸡的啼声。鸡是要拿到镇上去卖的,山里乡下的孩子没见过市面,一下子看到这样的热闹场面,人山人海,吓哭了。母亲在安慰孩子,轻轻拍着他的背,喃喃细语,让他安静下来。
两边的浮桥在江的中间连接到了一起,人们开始走动起来,镇上的人们走到了乡下的浮桥上,乡下的人们走到了镇上那块浮桥上。等到各自走好,各自安好,撑杆的人再撑开,刚才是往江中心撑,现在就是往江边撑了。
人们各自上了自己要上的岸,各自奔向自己的前程去了。渡口,永远是一个热闹的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