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728 - 什么是“爱”

20180728 - 什么是“爱”

作者: 问之成兮 | 来源:发表于2018-07-28 20:17 被阅读0次

    最近在阅读《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它的作者M . 斯科特 . 派克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杰出的心理医生”,他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书中第二部分谈论的主题是关于“爱”。

    什么是“爱”?作者给到的定义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字眼上,也即爱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你和他人成长。认真回想生活中种种现象,体现的是“爱”吗?

    朋友A,独生女,母亲是一位掌控欲很强的人,从小对她严格要求。若是违背母亲意愿,迎来的将是暴风雨般的谴责和谩骂。当A向母亲表达自己想法时,母亲多数以否定的语气结束。这位母亲向女儿表达的是“爱”吗?不是,她不但没促进自己和孩子成长,反而让女儿陷入深深自卑中。

    B的父亲是一位普通男人,身为家里顶梁柱,他承担着养家糊口重担。他深爱着妻子和孩子。于是借着这份“爱”,他和妻子揽过家里所有家务活,孩子养成吃完饭摊在家中看电视的习惯;洗脚水由母亲端来;睡过的被子一般是母亲帮着整理。这是“爱”的表现吗?套用“爱”的定义,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那我们应怎么做呢?

    一个人要想获得持续成长的能力,他需要是个自律的人,自律让他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自律让他遇到问题,不是退缩、躲避,而是迎刃而解。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的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成熟。

    怎样让我们爱的人获得自律呢?俗话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父母起到很好的榜样的作用。同理,要想让别人自律,最好的方法是让自己自律。

    怎样判定我们基本是自律的呢?这要涉及自律四原则。

    1. 推迟满足。我需认真反省下:最近为了让孩子尽快停下贪玩的行为,我时常忍不住用吼和威胁的方式。如果换种做法,平静自己内心后,认真倾听孩子对贪玩的阐述,你将进一步推进你和孩子间的关系。

    昨晚,刚买回一罐奶粉,女儿很迫切地打开包装,把罐上的铝盖揭下。旁边婆婆喊到:小语,你现在就打开干嘛?一会你妈妈打你,我不管(实际,我很少打骂孩子)。我见状,放下手中活,抬眼狠狠看着女儿,压抑怒火。女儿无辜而小声说到:妈妈,这个可以当帽子。你看多有智慧的想象,如果我们为了让孩子听话,而肆意怒吼,结果对孩子该是多大打击。

    2. 承担责任。承担责任并不意味着过多包揽责任,我们需要弄清哪些是我们的责任,哪些是别人的。指出孩子错误是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但在孩子力所能及范围,帮他们承担他们应完成的工作,这就过度了。承担责任是我们走向独立的关键,所以,我们应鼓励所爱的人直面并解决问题。

    3. 忠于事实。武志红老师在心理学专栏中写到“无常”这个主题。无常,即变化、不确定。这也正如我们的人生地图,需要在现实中不断更新迭代。例如:作者在文中提到一个案例:一名电脑技术员,曾因酗酒、斗殴等罪名三度入狱;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无法坚持下去,工作最多不超过一年半;平时对妻子和孩子缺乏关心和体贴。可当妻子带着孩子离开后,他却陷入无限痛苦中,声称自己是多么深爱着他们。

    究其原因,是童年时,父母的漠不关心让他充满阴影。父母的不可信任,让他也进化成不可信的人。他没有跟随现实调整自己的人生地图。没明白成为值得信任的人,才会更幸运。

    4. 保持平衡。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是“放弃”。很遗憾的是,我到现在也没学会果断放弃。充满戏剧的是: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果断的人。现实的检验能力让我不得不臣服。

    追求鱼与熊掌兼得的想法让我们困惑,如:希望工作好,又离家近;希望照顾孩子,工作又有挑战;希望工作充实,又没竞争等等。是时候调整自己的人生地图了。

    什么是“爱”?是在自律的基础上,让自己和他人心智更成熟,期望我们爱得更成熟点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728 - 什么是“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qa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