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09:聪明误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孔子说:人都自认为聪明,却在利欲的驱动下像禽兽那样落入陷阱、罗网之中,不知道避开。人都自以为聪明,选择信从中庸之道, 却连一个月也持守不了。
这里所讲的“予知”,理解成口语化的“我知道”可能更通俗一些。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听到对方讲道理,他只听了个大概,便来一句“我知道”。把“我知道”挂在嘴上的,以不成熟的小孩子居多。知道道理,还是陷入陷阱、罗网,表明所知不是真知。知道道理,却不能诉诸于行;诉诸于行,却不能持之以恒、长期坚持,表明信从还没有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
人们常说:“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自言“予知”者,在自觉不自觉间,已经归为“外智”一类,如果真有智慧,也不至于落入陷阱、罗网而不自觉。郑板桥有段“难得糊涂”的论述特别精彩——“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福报也”。
孔子讲“道其不行矣夫”,讲“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说到底,就是在讲践行中庸之道之难。“中”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庸”是普遍的常情、常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地践行常情、常理有什么难的?践行中庸之道到底难在哪里?
一、真知之难
关于“真知”这个话题,还得数孔子讲得浅显明白。老人家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他点化子路的话,算是专门给子路开的“小灶”。当时,他把子路叫到身边,说:“由,诲女知之乎”——子路呀,我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知(智慧)。
老老实实承认在自己身上存在认知边界,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并且坚信这世上还存在许多自己不知道、看不清、觉察不到的领域。这才是真正的知(智慧)。能够意识到有自己不知道、看不清、觉察不到领域的存在,便会百倍小心,便会心怀敬畏。
人讲“予知”时,已经忘记了在“知道”的表面之下,还有更大、更深的“不知道”的存在。看见“利”时,觉察不到“害”的存在。居于“安”时,觉察不到“危”的存在,以至于在利益的驱动下,在欲望的“神助攻”下,陷入陷阱、罗网而不自觉。不能避开陷阱、罗网的根本原因全在这个自以为是的“予知”。
这世间,喊着“予知”,自认为知道不少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大有人在。根本原因在于忘记了孔子讲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知行合一之难
关于中庸之道的难以长期持守,张居正讲:“如今的人,与他论道理,也都说我聪明有知,既是有知,便有定见,有定见便有定守,今于处事之时,才能辨别出个中庸的道理来,却又持守不定,到不得一月之间,那前面的意思就都遗失了。如此,便与不能择的一般,岂得为知?”
张居正认为“有知”者必有“定见”,有“定见”者必能“定守”。对于中庸,连一个月也坚持不了,怎么能算得上“定守”呢?由此可见,连“定见”“定守”都驱动不出的“予知”不是真有知。张居正在这里是把“有知”作为一种德性修养来讲的。孔子当年讲“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最让自己骄傲的弟子颜回,对于“仁”,能够持守三个月以上,其间不会有违背仁的言行。其它弟子远远做不到这种程度。
“三月不违”勉强算是“定守”,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了的,怎么能算“定守”呢?
为什么做不到“定守”呢?说到底是因为在实行中无法获得正反馈。浅表的实行,带来的也必然是浅表的效果。对于一件收效甚微的事,有多少人会长期里持呢?一个村庄之中,真正的种田好手,都是那些在种田上下过真功夫的庄稼人。耕田、浇水、施肥、除草,功夫不负有心人,能下真功夫的庄稼人必然有超出他人的收获。这些“甜头”滋养着庄稼人继续在耕田、浇水、施肥、除草上下真功夫,也支撑着他们乐此不疲。
人们之所以难以像舜帝那样持守中庸之道,一则是因为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知”认识不到位,经常犯不懂装懂的毛病;二则是不能知行合一,无法做到有恒、形成定守,最终是三分钟热度,连持守够一个月都做不到。前者叫“不明”,后者叫“不行”,“不明”和“不行”是中庸之道难以持守和实行的两大障碍,说到底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惹的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