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芊芊结,梦中悠悠蝶。
在短暂的人世生活中,我们经历了许多处境,有时欢愉,有时痛苦,更有困顿与迷茫。
宋名臣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大家所熟知,成为上千年“君臣文化”中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贤臣典范。
如果做臣子能像老范一样“万家忧乐记心头”自是境界高于一般的贤士。至于古时的“天下”是否就是现在的“万家”当不在笔者的讨论范围内。况且范仲淹既是大宋文官,也做过朝廷武将,可以说他执笔论策,不怕违圣心遭贬抑;同样,他持兵刃,阻外敌,护一方百姓平安。试想,范仲淹心中的天下何止万家?
范仲淹之所以成为贤臣典范,不是因为他留下了那震烁古今的人格宣言,而是作为名臣能将,进退之间,他不计较个人得失荣辱,纵处“去国怀乡”之境,身怀“忧谗畏讥”之情,却能于“感极而悲者”之外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忧乐同修。
他先天下之忧而忧,是为忧民之忧。在地方为官,他干实政,兴教育,富州民;在边境为将,他重防守,保治安,定民心。
他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为同乐之乐。长烟皓月,锦鳞沙鸥,临风渔者,固然心旷神怡,但“政通人和”才是心修圣儒的为政者们的终极归宿。
同行者们,生活从来不是轻轻的来,悄悄的走,于你于我,它都要风雨兼程,露重霜寒,披星戴月,历春经秋,才能安然谢幕,辉煌告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