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次第花开》读书笔记

《次第花开》读书笔记

作者: 文霂霖 | 来源:发表于2020-11-23 00:02 被阅读0次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自由只是摆脱了社会的惯性。
            ——《次第花开》

            这是一本从任何一页翻开都能够带给我们觉察启悟和诗意美感的精神指南书。书中处处散发着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堪布睿智柔和的文字,朴实生动的开示,帮助我们坦然地面对心的本性,并从各种困惑中解脱出来,获得重塑心灵世界的力量。

            此处仅采颉一二精华,滋养我们的心灵。

            一、认识苦

            解脱是从认识痛苦开始的。佛经上把痛苦分为三类:苦苦、变苦和行苦

            显而易见、不折不扣的痛苦叫做苦苦;我们所认为的快乐,因为其本质为痛苦,终将由快乐变成痛苦,叫变苦;陷于轮回中的众生整个存在状态的无奈和不圆满,被种种烦恼束缚,叫行苦

            承认痛苦是正常的,我们就能集中精力处理问题本身,而不是纠缠在愤愤不平的情绪当中。寂天菩萨说:“问题若有办法解决,就不必担心;若没有办法解决,担心也没有用。”

            二、克服恐惧

            万事万物都依赖内在和外在的条件而生灭,因此不具固有性、恒常性,这就是无我和无常。人们误认为是无常带来了痛苦,而实际上造成痛苦的是对无常的恐惧。

            唯有面对无常,观察它,熟悉它,了解它,才能令我们内心真正放松而开阔,因此而更加珍惜人生,懂得修行佛法的意义。

            三、人身难得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怨憎会、爱离别、求不得、不欲临……,无论痛苦还是快乐,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人身易失难再得,若善用此人身,即身即可解脱。

            四、安乐

            佛经讲,痛苦源自我执和法执,即对自己的执着和对周遭事物的执着。如果不把快乐寄托于瞬息万变的外部世界带给人的刺激,那么快乐的感受是可以延长、扩大的。其实,快乐很简单,每一个单纯而直接的当下都带着淡淡的喜悦。

            五、自律

            修行不是去追求神秘的体验或获得某种超常的功能。修行是修养仁爱、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精神品质,也就是要关注其他生命的福祉,并且自觉调整自身行为让其他众生感到安适快乐。

            若真心替别人着想,首先须做到自律。自律的第一步是觉察。不强化对事件和情绪的负面认知,不在心里编故事夸大、加重感受。自律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不让自己沉浸在对人对事无益的想象和无谓的感性烦恼之中。

            六、皈依

            无常不是人生的一段过渡期,而是整个人生。皈依,不是修行的起点,它是整个修行。有的人居无定所地过着安宁的日子,有的人却在豪华住宅里一辈子逃亡。

            追求觉悟的过程,就像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迷宫里突围,没有佛法的指引,我们永远都将被困在里面,原地打转。

            皈依佛法需要胆识,因为佛法不向你承诺安全感或确定性,事实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对安全的幻想。持续的觉察训练,会让我们逐渐习惯这种不迎不拒的做法。死亡只是目前这个生命的结束,而这段生命所承载的因果仍将继续下去。

            七、出离

            轮回是一种惯性,不断改变习惯,就能让那股巨大的惯性慢慢地停下来。现在就开始改变这些习惯,这就是出离。

            修行第一课就是放松,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趋利避害是众生最根深蒂固的一个习惯。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而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替代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把自己看得太重是我们另一个顽固的习惯。从抓取到舍弃,仿佛是一个重大选择,而实际上我们别无选择。

            八、菩提心

            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证得无上正等觉,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

            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首先是针对自己。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不放弃他人;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才会体念他人的感受;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能力,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以及安乐因”,希望所有众生都快乐,这就是慈心;“愿诸众生远离痛苦以及痛苦因”,希望所有众生都远离痛苦,这就是悲心;对自己感恩,对他人随喜,这就是喜乐;对一切欣然接受,自然平等地对待众生,包容一切,毫无偏见,就是舍心。这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九、六度

            六度,梵语称六波罗蜜,意为“渡到彼岸”。

            1布施:布施的精髓是舍弃贪执。对已拥有的,随时能放弃,对未拥有的,不再贪求,内心满足,这就是最好的布施。

            2持戒:戒律指适当的行为,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其目的是不伤害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

            3忍辱:保持正念,不轻易对状况下评断、做反弹,这是忍辱的要义。任何情况都能适应,任何可能性都能接受。没有趋避,所以没有恐惧,也不会不耐烦。

            4精进:一辈子欢欢喜喜走在求知的路上,不因为漫长而着急、沮丧,这就是精进。

            5禅定:禅定是舍弃散乱。如果能安住,能不离清醒的觉知,则一切行为都可以是禅定。

            6智慧:般若空性超越文字,它比较接近内心的极度开放状态,清明、辽阔、不固执、不僵化、不拒绝、不期求、不留恋,一切皆有可能。

            这本书以一种贴近日常的方式讲解佛法,启发着读者对佛法的兴趣和思考,将领悟到的东西运用于当下,以解脱自己及其他众生的苦,能够更喜悦,更自在的生活,而在漫漫人生的修行中,期待有一天次第花开,花开见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次第花开》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tm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