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29日 星期六 晴天
熠煊妈妈亲子日记第1217天
早晨儿子就说了句:开心幸福的一天!
我:啊?哪天是不开心的?
儿子说:因为今天的早餐是我最爱吃的紫薯和山药还有面包蓝莓酱呀,好丰盛的早餐。
哦,原来这样呀。想吃随时都可以做,虽然我这厨艺有限,但是我也是尽全力的满足你的胃。不过相对来说,儿子比较喜欢我的口味儿。可能是爸爸做的太多了习惯了,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
今天煊爸也说这几天自己胖了,减肥。我也是呀,晚上不吃饭了,早上一定好好吃饭。关键是陪孩子吃饭。去年家长会上校长还专门强调了,家长一定要陪孩子吃早餐。经常和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在遇到麻烦时更愿意向父母倾诉,所以他们会更少产生轻生的念头。吃饭,不仅仅是维持温饱的一种方式,更寄托着一个人对家庭的情感和美好回忆。儿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幸福的味道,爱的味道。
父母陪孩子一起吃饭,促进亲子关系和谐,
在一起吃饭的氛围里,父母更容易了解孩子最近的学习和生活,帮他们掌握新词汇,教他们如何交谈、倾听和解决问题。
一起吃饭的时候,每位家庭成员可以分享当天开心的事或者遇到的麻烦,又或者是对当天的菜色进行点评,共同制订第二天的晚餐菜谱,让孩子和父母一起下厨,等等。这些都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有利方法。
同时孩子们还能更直接地从父母那里学到很多餐桌礼仪,学会尊重别人的口味。
因为全家人一起吃饭时,不是每个人每天都能吃到自己想吃的菜色,这就能让孩子学会分享和妥协。
和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学习成绩会更好。
父母经常陪孩子一起吃饭,这种良好的家庭氛围也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爸爸妈妈陪孩子一起吃饭,除了能让孩子收获幸福感之外,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
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太多的大人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习,很难拿出固定的时间交流沟通,而饭桌就是一个最好的沟通场所。
记得我们小时候,一家七口人围着一个大圆桌,爸爸不回来我们不吃饭,爸妈坐下我们才开始动筷吃饭。吃饭的时候老爸总是给我们讲着别人的故事,一家人讨论着是非对错,也正是老爸这种无声的教育,在故事中教会了我们太多做人做事儿的道理。老爸就这样无为而为的引导我们长大,特别幸福和自豪。虽然老爸脾气有点急,但从来没有对着我们我们着急过。
今天听到张老师的分享一个故事,就一个爸爸不断的要求儿子学习学习,各种的监督和提醒,孩子的成绩依然平平不上进。直到爸爸的工作需要考证评职称的时候,爸爸不外盯着孩子的学习,专注于自己的学习。当有一天爸爸顺利拿到证书晋升的时候,发现孩子的学习也在不断的进步着。爸爸很是疑惑问儿子所以然。孩子的回答:爸爸都四十了,还这么拼命的学习,考试。看来不学习真不行。我更应该努力学习力了。
一个简短的故事,让我看到了“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教育就是这样,不要总盯着孩子,越盯越失望,不如转移注意力,给自己设定目标,自我提升和学习,给孩子做一个最好的示范,身教重于言传。做给孩子看,孩子更愿意去模仿,潜移默化的被影响。孩子的问题,都是家庭环境以及父母行为习惯的投射。
新的学期即将开始,一起和孩子做一个新学期计划,共同努力,各有所学吧!陪伴,不是陪着孩子学习他们的课题,陪伴是一起努力学习自己的课题。
儿子前天给我说了一句:妈妈,你可一定要好好跟着武校长学习家校合育,我不想要以前不学习的那个妈妈,现在的妈妈就很好,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影响我,影响爸爸。
我在儿子的话语中听出了他对我的认可和支持,我又有什么理由停止不前呢?坚持不放弃,就是一种人生态度!相信我们越来越好,通过努力,遇见最美的自己。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学!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