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爱美,爱所有的美:美好的容颜,美丽的衣裳,动听的音声,充满灵性的画作,文采飞扬的文字,湖光山色的景致,美丽的传说,人们优雅的言谈举止、高尚善良的德行……当然还有令人垂涎的各色美食。
于是,读遍天下美文,赏遍天下美景,尝遍天下美食,看尽天下美女和帅哥,便成了我的理想。
读书,是亲近贤哲最便捷的方式
每当夜深人静,总喜欢拿起书,随着阅读的深入,灵魂也仿佛随着文字,穿越到了作者或者书中所在的时空,或做旁观,或变身为作者书中塑造的角色,或江南烟雨,或金戈铁马,或举杯邀月,或临川叹嗟……在文字中流泪、欢喜,甚至出生入死。
读佛经,与释迦牟尼对话;读《论语》,聆听孔夫子的教诲;读《老子》、《庄子》则是让心灵在无涯的宇宙里,在博大中体会天人合一,在微观中体会游刃有余。帝王、臣子、游侠、隐者……都可以透过文字平等交流,做一次精神的洗礼,来一场灵魂的cosplay。
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这是不同的人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体会。而在我, 在书中的世界,体验了不同的人生,活成了千万个不同的人,批判或者接受着不同的思想理念。
人生,因读书而变得精彩,生命的深度和宽度都因读书得到拓展。
旅行,是拓展生命纬度的最佳选择
作家余师曾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关于旅行的意义,阐释得最为精到的莫过梭罗了,他说,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去寻找生命的春光。
读书是一种灵魂之旅;旅行,是身体和灵魂同步出发,灵肉合一的新生之旅。
旅行不同于旅游。虽说同在旅途,不同的是,游,是一种悠游于表面的状态;行,是身体力行的体验。
旅游有一日游、三日游、五日游……等等、等等,近乎于走马观花。
旅行,则是放下背包,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摄录、用心灵去体会……调动全身心的细胞去感悟:河流山川、历史风物、风土人情、街巷美食,实现由客到主的转变,进而在这种转变中得到无限的欢喜,甚至有直把他乡作故乡的融入感,有一种本地人才有的幸福和骄傲。
可以用当地的方言和当地人打成一片,了解这里的每一个传说,甚至可以侃侃而谈当地人也很少知道的当地的一些掌故、一些名人轶事,找到深藏于古巷的私房菜馆,拥有独门绝技家传的老师傅。让书中的各种知识与现实对应,让心中的想法在现实中得到检验。
这样才可以开始下一站的出发。
这才称得上是旅行。这样的旅行才是行万里路,识万种人,才会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因为拥有赤子之心的,一种没有任何经历的孩童,那是全然开放接受的天真;一种是踏遍了万水千山,历经了千辛万苦,看惯了潮起潮落后的达人,那是历尽淬炼磨砺后豁达到可以看开和放下一切的涅槃重生。
着美服、赏美景、醉美音、尝美食、看美色、学美行、写美文……这样的人生岂不快哉!
当下,是出发的最好时间
从此刻出发,自脚下起步。首先不做故乡的客人。先从书中了解我所在城市,了解她的历史,了解她的文化,再到这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山水之间,去触摸她的脉动,去欣赏和体味并记录她的美。你知道家乡的美食吗?知道这一餐一饭与众不同的原因吗?体会到了乡音的独特之美了吗?这里的人们与其他地区的人们有着怎样的不同呢?了解这个城市这处地方的风土人情吗?了解她的历史吗?......类似的思考与探索即是出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