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之解 ——读《老子》傅佩荣译解有感170506

“道”之解 ——读《老子》傅佩荣译解有感170506

作者: 芸淡悦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5-06 12:28 被阅读0次

            有那么段时间,学极多,事极杂,乍一看还均是“人生转折点的大事”,总有时慌乱不已、躁动不已,每每此时《老子》于我就像是一颗安心丸、一剂强心针。紧急时,忆起那些融于骨血里的句子,再重的“病”也都有所缓解;有心力时,读一遍全文打通全身经脉,舒畅不已,滋补万分;迷乱时,抄几段,再躁的心也可平静,心静了,脑也便就清醒了;而写书评呢,便是将其融于骨血,增强“免疫力”的良方。

            这一次,写的是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从什么是道,如何行道,以及行道意义,三个方面来解一解玄妙的“道”。整体而言,“道”虽无法言,但解之一二,便可受益无穷吧。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看不见的“夷”,听不到的“希”,摸不到的“微”,都是似有若无,无法穷尽底细,因此浑然于一体。上方露出来的并不明亮,下方藏起来的却不晦暗,绵绵不绝却无法描述,似乎只能回叹一声空无一物。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体的形象,非世间之物,也非我们所能思考明白,只剩下恍惚的感觉。迎面看他,找不到源头;跟随着他,找不到身影。也许只因其宏大远甚于你我所能感知范围,其知最早的一切,了解亘古不变的规律,用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当前的一切。这就是道,似懂非懂,无法穷尽,每读到道相关章节的描述,那种无力感便深深涌出。而也许正是无法懂,所以也从未能将其融于生活之中,写起对他的感悟总也苍白。也许道是我们存在这世间时空最大的框架,存在这框框里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看清全貌,除非走出这框框吧。而且这框框极大,我们几乎连边界也都看不到、听不到、摸不到,所以总在其中混沌徘徊吧~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其若释; 敦兮其若朴; 旷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浊;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弊而新成。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也觉着道精微奥妙而神奇通达,深刻得难以理解,所以只能勉强来形容:像冬天过冰川一般小心谨慎,像害怕被邻国攻击一般警惕,像客人一般严肃拘谨,像冰雪消融一般自在随意,像未经雕琢的木头一般敦厚朴实,像幽静的山谷一般空旷开达,像磅礴的浊水一般混同一切。谁能在混浊之中安静下来,慢慢沉淀以致清明?谁能在静谧之中活动起来,慢慢行进以生活力?保持在动静之中来回变换,而不求圆满,那么就能够一直去旧存新。这边是行道的准则以及神奇之处,怀着戒慎恐惧、谦虚退让、随顺自然、和光同尘之心,在动静之间不停地缓慢流转,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走到极致的尽头才能见“虚”,保持完全的笃定才能保持“静”。观察万物的生长规律,无论如何变换,终将回归其根源。回归到根源,就会静下来。静下来,就能够恢复到本来状态。回归到本来状态是常理,了解了这常理就可以达到启明的状态。如果不顾常理,轻举妄动,胡作非为,就会招致险祸。如果了解常理,那么就能包容一切,包容又将带来公正,公正带来周全,周全合乎自然天理,顺合自然便将与道通行,由此便也可保持长久,终身不消亡。这既是行道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更有结果呈现,各中情况,便看个人选择了。我只愿在追读中国经典的过程中,找回自己的根源,寻得那份宁静与笃定,借由博大绚丽的历史文明,来反省当下躁动狂傲的新兴文明,明白自己的渺小,领悟那一份深刻的谦卑,感谢自然的馈赠,顺遂生命的安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之解 ——读《老子》傅佩荣译解有感1705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be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