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群体,开阔眼界
这本书是对群体的分析,涉及范围很广,有作者的很多观点,但还是以讲群体为主
群体就是几个人,他们不一定聚集在一起,但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在某方面有强烈的感情,有明显的共同特征。按照这样的定义,群体就是一个很深入、很大的概念,可以是一群愤青、一群某民族的人、一群某主义的追求者、一群某职业的工人…他们都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群体里的人相比个体的人会有些变化,会变得勇敢,敢于发泄,好像被催眠了一样,没有了人格,没有了意志,也失去了辨别事物的能力。因为变得冲动勇敢,又失去了辨别能力,于是极易干出一些事情来,可以是很坏的事情,也可以是成为英雄的业绩。譬如,文革那些群体就干了很坏的事情,但是他们不觉得干了坏事情,一方面是他们可以找到挡箭牌,说这是集体的决定,或者是领袖的决定;另一方面他们认为这不是犯罪而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还有,战争中的英雄,可以放弃自己的利益而为群体牺牲,这就是往另一个方向去了。群体容易干出事情来,所以古代皇帝才会搞出“结党、聚众”的罪名,而现在,某组织对网络上的敏感信息、敏感网站、论坛也封锁得很厉害,也是怕群体产生而干某些事情。
群体不关心理性推理,更多的是只受到感性的影响,所以对于他们,事实并不是至关重要的,而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才是重要的。譬如:几个月前网络上大伙对某位得了白血病的姑娘特别关心,注意到得白血病姑娘不止一个,但只有这位得到了群体的帮助,为什么群体会对其它求助者视而不见而独对某位提供帮助呢?意见领袖的推动,一部分信徒的转发,在网络上不断的重复,于是这事情就成了。很多时候群体的意见,其实是个人的意见,这位“个人”他是位能对群体产生影响的个人。
群体既然不会辨别事物,不关心推理,那么群体的智商不会比独立的个人高,也不会有道德的存在。这里是把群体作为一个跟个体平等的东西来看待了。群体对信仰的忠诚,可能会让人产生道德高尚的印象,但这跟道德无关,这是无意识的行为,不是有意识的思考后的结果。群体对信仰的忠诚,甚至于可以放弃自己而完全投入,这也是文明得以发展的一个原因。
作者还谈到了教育。这本书首次出版于1895年,但是书里头谈到了爱因斯坦,所以这书可能后来又做了修改,对中国来说,这书还是写得非常有前瞻性。开头他谈到的教育导致犯罪增加,这好像不太对,但是看到后头,觉得教育导致犯罪增加也是有可能的。他批评了那个时代法国脱离现实的教育,培养了一群以当公务员为荣、以拿证书为目的只会考试的学生,而理想就业机会的不足,无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导致了动乱。他讲的关于教育的观点放在今天的中国也是很有批评性的,而我们在走百多年前别人批判过的错路。
关于种族和制度,“制度和政府并不是某个时代的创造者,它们都是种族的产物”。他认为,制度没有优劣,适合才是好的。他看到了那个时代实行一样制度的美国和西班牙裔国家存在的差距,于是认为想去改变民众不能靠制度。联想到现在的中国,很容易想起“素质论”。但这观点也许不对,现在除了菲律宾和美国这例子之外,还有朝鲜和韩国,可以做例子,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但是因为施行不同制度而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也许这两个国家应该属于不同的种族了,但要这么说的话,种族就很容易被改变了,想起清末到现在一百多年来,很多的暴力革命,很多的挂羊头卖狗肉,现在很多人都认识到了提高国民素质更重要。但从49年到现在,换了几代人,素质又提高了多少?为什么韩国能很快变化,而朝鲜却没有?所以说,制度是可以影响社会的。
书里还谈到了领袖和群体之间的关联。有“名望”的人,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意见领袖”,很多人都想成为这样的人。两个人说同一个事实,意见领袖显然更有人追随,这符合常识。作者认为群体的智商低于个人,一群高智商的人并不比一群低智商的人能得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但他在谈论议会的时候又说到,那些优秀的法律其实是领袖个人的产物。所以呢,一群高智商的人比一群低智商的人强,因为这其实就是领袖的对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