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一年深深的体会到,好朋友渐行渐远了。
自我对弈.png曾多次明示、暗示他们,自己的处境,可依然得到的让人哭笑不得的回复,没面对以此,只能顺着他的话语接下去,避免尴尬。对于这种状况只能自我安慰:他们太忙了,生活都不容易,至少他们还记得我。
曾希望这是错觉,不相信这一切;当错觉一次次重演,就会莫名失落。现实就是这样很难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真实答案就是这样的残酷。我们之间也许只存在那片记忆中,印象中的我们:嬉笑怒骂,毫无顾忌的扯淡,吃着地沟油精心酿制的路边摊,没有过多的想未来,有困难,只要开一声口,再窘迫也会想方设法的帮忙。那时,没有房的压力,没有婚姻的困琐,一切都看似那么简单而纯粹,随便干点什么都很开心,不需要什么去定义、去衡量。我们都觉得,这是正常的。常常记忆与留恋的岁月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渐行渐远,那时的我们单纯而美好,称兄道弟,情同手足,就像绚丽的夏花。
那种美好的感觉,经不起现实击碎,这美好的幻想随风飘去。
人都是在成长和改变的,随着个人成长环境、接受教育程度、个人阅历、社会影响等等的不同,我们身边的朋友也会不断更替。人走来走去,缘聚缘散,最后我们之间还是走散了,败给了时间,败给了俗世。
2
人与人的交往是件很微妙的事,在这个话里话外,连标点符号都会过度解读的时代。
后来随着成长的路开始出现分支,年少的一些朋友关系开始逐渐变得有点奇怪。特别是毕业后工作后各奔东西,行业、区域不同,价值观逐渐出现分离,造就缺少共同语言,加上平时缺少交流,友情淡化的速度之快有时让我都无法接受,各自一年一年的消失于人海,为自己生活奔波劳累着。
奔波0.jpg
见面基本上属于妄求,即使见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了避免尴尬,除了寒暄客套,已找不到更多的话题,之间慢慢演变成默默的关心,关注他们的微信朋友圈,看见他们偶尔发个状态,兴奋的说明过得很好,就立马默默的点个赞,也不知怎么留言,一切文字好像都变得索然无味,索性就不留,一个赞承载了太多,哪些记忆中的琐碎,所有激情岁月,都融合在一个拇指轻微的「赞」中。
3
也会怀疑自己也变了,跟这个噪杂的世界脱轨了。
某天突然来了一条期盼已久的微信,除了恩,好等的语气词之外,无语哽咽,双方都陷入谜一般的沉默。电话来了,一位久于失联的朋友,会激动的迫不及待的拿起手机,有一肚子话想说,词句喷在喉咙都自行咽了下去;最后还是理性战胜感性,我们都长大了,不同往日了,不能和以前一样随便诉说,你的吐槽只会给别人带来更多的负能量,在现今的生存压力之下,关系再好,也不想再听你随意吐槽,传播负能量,也许成熟就是学会了一个人享受自己的生活的痛楚;生活也就是这么奇怪,不吐槽就没多少聊天的内容,短短几句问好祝福就悻悻的挂了电话,还在反思刚才对话有没有冒失,得体之类神经病似的行为。也许暂时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曾经那么友好如今却变得有点显冰冷陌生。
翻318.jpg因为工作性质不同,没有共同语言?
因为疏于联络,没有共同语言?
因为差距拉开了,没有共同语言?
这些都能给自己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理由,去用来麻痹、解脱自己。某人大学一毕业就语重心长告诉我:友情的持久就是利益的交换,没有自然会出局;前两天又听到类似的言论:不在一个圈子的人,根本玩不起来,都不是小孩子了。人世间最可怕的的事,莫过于对曾经嗤之以鼻的话,由于岁月的积淀,一一生效了。就像曾经信誓旦旦的谴责婚姻中的门当户对,依然牢不可破,曾经不敢想以后的我们,却自行陷入了友情的门当户对之中。
只能聊以自慰:随着长大,就会明白,人生也许就是一场旅行,有人上车,也会有人下车。
冯仑曾说过那条最著名的人脉原理:人的一生中交往的关系人是10-30-60:遇到危机的时候,能借钱的对象不超过10个人;经常打交道的,做点事的,不超过30人,这30人还包括前面说的那10个人;最外一圈是所谓的熟人,也就是打起电话来记得住这个人,而且了解他的背景,最多也就60个,这60个还包括了前面说的那30个。
这条理论被很多人奉为圭臬,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生活,也许就是如此。
某人说:别太较真,生活本就是稀里糊涂的过。瞬间觉得真知灼见、遇见与告别,本都是未知;唯有好好珍惜眼前,不留遗憾即大幸。 已不再怎么热心交朋友,除了缺乏年少的单纯;还有对一个重感情的人,每一次流失都是成吨的伤害,何况我并没有值得大家利用的价值,只能报以一切随缘,祝福曾经在生命中留下美好的朋友越来越好。
铅笔.png最后,我很好,除了间隙性的吐槽、抽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