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张老师给大家一起以香港大学Carol的关于知识建构的理论与实践演示讲稿为基础,从知识建构的理论、原则以及教学策略和案例到师妹们的教学感受,对知识建构应该是怎么样的,这个课程应该怎么上的进行简单的培训。前提背景是:师兄和几个师妹在玄武中专以知识建构为教学理念与方法,颠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希望学生能在知识建构方法的指导下,构成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框架,自主探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生成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副产品。第一次运用知识建构教学的师兄和师妹们,困难重重,但又倔强地想要真切地做好他。我想老师可能也是想通过这次会议一方面让我们再一次详细地了解知识建构,另一方面重塑我们对知识建构的信心。
对知识建构的信心?
我们为什么会对知识建构没有信心,我算是所有学生中接触知识建构时间最长的了,讲实话,我也不能说有很大的信心,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成效。人就是这样,只有看到了结果才会被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收服。研一的时候在白云园小学,觉得白云园小学的教师也很少有完全愿意转变传统的思路去真正做知识建构的,那个时候想,要是“我们的人”能来主导课堂就好了。研一研二包括现在,还是懵懵懂懂地去听张老师给专业硕士用知识建构的方式上学习科学的内容,现在不好说,只不过经过两年的听课,哪怕是张老师执手我似乎也看不到很大的成效。当然,我或许不能把责任归咎与任何一个单一的因素,或许也不能鲁莽地失去对知识建构的信心。学生的思想难以调整,上课周数短,学习内容枯燥等等,或许这些都是知识建构效果不佳的原因,但从中或许也印证了知识建构实施的难度,无论是对教师、对学生、对客观环境和条件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我们能做到哪一步?
作为教师,似乎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观点是可以做到的,张老师也常常演绎这样的过程。但是,其实知识建构希望的是学生不断的探索,不断的生成新的问题,进行不断地一轮又一轮的探究。但第一,我认为并不是没有形成知识建构文化的原因,而是每个人个性的因素。学生能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观点,但首先感兴趣也不见得能持续地探究下去;其次在探究的过程中会存在无法解决没有头绪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他人讨论或是查找权威资料都很有可能是没有结果的,无法把这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细分,啃不动这个明明是学生自己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学生就会停止探究的步伐。如果所有的问题通过互相的建构和权威性资料的运用就能解决的话,那么世界上还会存在解决不了的、攻克不了的问题吗?如果每个人遇到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的话,那么世界上就不会存在这么多性格不同的差异个体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牛顿、爱因斯坦,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意愿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上花过多的心思去探究的。因此,我想这就解释 了为什么知识建构在年龄较低的学生层次中较容易进行下去,他们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不会太复杂(从成人的角度)。人类的研究本身就很复杂,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太正常了,遇到问题放弃、中止也太正常了。这就是我们推进不下去、我们失去信心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