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555051/580831de84afc581.png)
谈到印象主义,我们或许更多想到的是绘画艺术,但有没有想过也存在“印象主义”音乐呢?
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的主角:德彪西(1862·1918),他被认为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他出生于法国,十一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
![](https://img.haomeiwen.com/i8555051/ab8afe8a6fd50159.png)
在19世纪末期,欧洲的经济、工艺、科技、文化等飞速发展,社会涌动着寻求突破的思潮。尤其是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国,突破、创新成为主流思想。
不仅如此,在德彪西活跃的年代,众多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开始崭露头角,例如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也深深影响到了德彪西。
使得他的音乐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以叙事为主的框架,充满了画面感,也因此可以说是由他开创了现代音乐。(现代艺术领域非常重大的技术进步,就是电源的出现,而相应地音乐创作,也有了浓烈的画面感。)
例如,德彪西最著名的代表作《牧神的午后》中,开头以长笛吹出来的半音,描绘出午后牧神昏昏欲睡的情景。中间段落则以弦乐奏出轻微的颤音,表现仙女被惊扰的画面感,栩栩如生,让人充满想象。
倾听德彪西的音乐之前,如果能在脑海中构思一幅画面,了解作品想表现的剧情,会发现想象的画面与音乐旋律相得益彰,旋律中的画面感极强,音乐本身的魅力就能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