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带两个孩子的我来说,每天活在各种忙碌中,满脑子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外,就是孩子,孩子,还是孩子。经常看到有人说自己晚上会失眠,我都呵呵,因为目前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每天晚上九点多,把孩子哄睡着后,自己也都是累瘫在床上,眼皮子打架,感觉自己连拿手机的力气都没有了,躺下去就可以秒睡。
这样忙碌的我,并没有感到充实,更多的是疲惫,迷茫和不知所措。这不是我喜欢的状态,我需要改变。而我的改变便是从看书开始。
看书,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尤其是买了Kindle后,看书更加方便了,只要有点空挡,便可以拿起来翻几页。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我读书那会儿就买了,当时就是简略的看了下,这么多年过去,忘的也七七八八了,这次重拾这本书,希望能够更加理解它。
有孩子的父母应该非常熟悉孩子高密度式的提问。“妈妈,为什么我们洗澡要脱衣服呢?”“妈妈,为什么小鸟会飞”“为什么我们要吃饭呢?”“为什么我们要睡觉呢”为什么……,经常被我5岁的女儿用各种问题轰炸着,每次听到她问为什么的时候,心里想着:你怎么会有这么多为什么?这些事情不是显而易见的吗?怎么也能成为一个问题,自己想下就知道啦!然后尽量保持耐心去给她解释下。然而更多的是,有些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也从没有研究过,更不知道如何去解释,于是只能来句“妈妈也不知道呢。”
“好奇心”我们与生俱来的特质,回想起带几个月大的女儿逛商城时候,那是她第一次去,兴奋的盯着各种五颜六色的东西看,双眼带光,我能感受到她的满满好奇,虽然那时候她还不会说话。养育孩子的过程,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反观我们成人,却在成长道路上把好奇心慢慢磨灭了,甚至是变的麻木。我们把司空见惯的东西当做理所当然,就像当女儿问我鸟儿为什么会飞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因为它是鸟啊,所以就会飞。我把鸟儿会飞这件事当做了理所当然。正是这种想当然的以为,让我不再去思考,对周围世界不再有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就好似一把钥匙,慢慢帮我打开了那扇被关闭已久的好奇大门,让我重新开始思考,用一种好奇的眼光重新去打量周围的世界,省察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