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读书的目的是让人明事理。当然有人可能从学校出来后就没再读过什么书,但现在互联网发达,学习提高认知的渠道太多了。
昨天就刷到一个视频,作者是曾留学美国后来回国的有志青年,他在美国图书馆翻阅天文史,看到一条惊掉下巴的记录,就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甘德和石申两人合著作的<甘石星经>记载了1464颗星球,包括每颗星球特点,到目前为止人们通过天文望远镜才证实了1300多颗,剩下的100多颗需要继续努力去证实,天呐,甘德和石申应该比所谓现代天文之父哥白尼早出生2000多年呀,读者深为祖先的天文成就骄傲,瞬间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其实泱泱中华数千年,我们古人取得的成就多如牛毛,但学校可怜的历史课本寥寥草草介绍的一概而过,我中学历史和地理成绩很好,曾担任史地课代表,如果不是因为平衡知识点,高中就报文科啦。但我压根就没听说甘德和石申,谁敢说他俩成就低于哥白尼伽利略呢?
为啥70后80后90后都普遍崇洋媚外(不清楚00后啥样),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过去几十年是基础教育出了问题,过分强调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向国外学习的氛围。现在中央提倡传统文化学习,增强民族自信,就是看到了核心问题。
真的希望,中小学课本能更多篇幅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成就,介绍在数百年前数千年前,祖先就努力进取研究深入,在很困难的自然条件下,取得了一个个成就。让孩子们从小树立信心,中国人就是比其他民族更聪明更勤劳更有成就,而不是长大后说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美国的空气就是甜的此类鬼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