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板来了,项目还没有做完……
老板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办公室里,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小华,之前让你负责的华东区的营销方案怎样了?”老板刚到办公室,就直奔了主题。
小华连忙打起了太极,“老板,时间紧任务重啊,方案就快出来了。”
“进行到哪里了,还需几天?”
“一到两周吧。”
“什么!”老板没了耐心,对小华的含糊其辞进行了严肃地批评。
刚发完一通火又问起了小艾“小艾,你的项目什么情况?”小艾略带尴尬地答到“老板,还没有完成,需要测试的样本比较多,我逐一进行需要一周,如果测试部门能协助一下,两天之后我会把报告放在您的办公桌上。”“好,我通知测试部协助你”
小艾竟平稳度过,这让小华陷入了沉思。
直奔主题,少讲借口,多聊方案,说话的方式简单点,工作也能容易些。
2.加班加点,老板还是发火了……
“谁让你做这个了?”老板把报告摔在了桌子上,小华顶着黑眼圈一脸委屈。
要知道这份报告是他鏖战了数个日夜精心制作出来的,除了客户要求的市场规模,他还整理了自己对相关人士的访问记录,按时间轴一一汇总,整理成册。居然还是得到了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呀?虽然客户没有要求,可这些东西并不是没有意义啊”小华争辩着
老板却笑了“你的商品就是残次品,赠品再好有什么用?还要给你好评是吗?”
小华突然就愣住了。
把握真正重要的事,把它做到极致,再考虑其他,切勿本末倒置,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3.痛改前非,客户终于满意了……
又要去客户公司讲报告了,小华想起了去年的情景。
他在台上滔滔不绝讲着报告内容,台下众人昏昏欲睡,虽有稀稀落落的掌声,但他知道这是次失败的演讲。
这次他决定痛改前非,一雪前耻,特地去请教了出色的前辈。并在指导下,分析了客户公司的资料,从说明顺序到流程,再到字体、格式,他捋出了客户公司的思维框架。
然后把报告内容一一调整匹配,终于赢得客户的称赞,签下了大单。
在理解上,我们和客户隔着河,别指望客户自己过来,我们应该主动搭建桥梁过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