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6(贾子、淮南子)》

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6(贾子、淮南子)》

作者: 癔语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11:59 被阅读0次

《贾子治要》

01无道者,必祸之本,不详者,必失福之荣也

丧失道义一定是灾祸的根源,凶险一定是丧失福禄的征兆。

02位不足以为尊,而号不足以为荣矣

职位并不等于尊贵,名号也不等于荣耀。

03严苛的刑法不是成就霸业的手段,快鞭驱马不是到达远方的驾驭办法。

离朱眼睛明亮能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看不见深渊中的鱼,师旷听觉灵敏,能分辨出八风的音调,却不能听到十里外的声音。所以,凭一个人的能力,不足以治理深宅大院一样;修行道义,顺应天地的自然之性,那么天下还不够他治理?

03虑无失策,举无过失,言成文章,而行为仪表于天下

考虑问题不会失策,举止没有什么过失,言谈皆成为礼乐法度,而行为成为天下人效仿的楷模

《淮南子治要》

04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

有雄才大略者,不能苛求他们敏捷和灵巧,有小才智者不可委任他们去做大事业,应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05有任一而大重,有任百而尚轻

有人承担一件事,就已感到沉重,有人肩负百倍的重担,仍然觉得轻松。

06甚于毫厘之计者,必遗天下之大数;不失小物之选者,惑于大事之举

指那些只算计小事的人,必定要失去天地一样的大事;不善于在小事上算计的人,往往沉迷于大事的筹划

07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

粮食是人民生存的根本,人民是国家存在的根本,国家是君主立身的根本

08与善也,无小而不举;于过也,无微而不改。战战栗栗,日胜一日

对于善举,不会因为它小而不去做;对于过错,不会因为它小而不改正。战战栗栗,小心翼翼,时时谨慎

09子路救起溺水的人,因此收到了一头牛的谢礼。孔子说,鲁国人一定会因此而乐意帮助有困难的人。子贡自己出钱从他国赎回国人却拒绝接受官府的奖金。孔子说,鲁国不会再有赎人的举动了。
子路接受了谢礼而鼓励了人们积极行善,子贡谢绝奖励却会遏制善行的发扬。
做出矜持虚伪的样子来迷惑世人,行为看似高尚,行为却背离民众,这不是真正的社会风俗。

10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日月想要放出光明,却有浮云遮蔽它;河水本来是清澈的,却有沙石污染它;人性本来平静无所求,却有嗜欲防害它

11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各安其性,不得相干

一人不兼任数职,一职不监管数事,各行各业的人都安于本职,就不会出现相互干扰对方的现象。

12让则礼仪生,争则暴乱起

人们相互礼让,礼仪便会产生,人们相互争议,那么暴乱便会发生

13称其所是,行其所非

称赞他们认为正确的事,做的却是他们认为错误的是

14国之亡也,大不足恃;道之行也,小不可轻

一个国家将亡,国家再大的也是靠不住的;如果提倡道义,虽然国家虽小,也不能轻视。

15为善者,静而无为也;为不善者,躁而多欲也

所谓向善,就是心境平和没有欲望,所谓不善,就是浮躁而多贪欲。

16非不贪生而畏死,或以恐死而反忘生也。

其实这人并不是不怕死,而是迷茫于怕死,反而忘记了生的机会。

17不苟得、不让福。其有不弃,非其有不索也

所以明白道理的人,不随便捞取好处,也不推让属于自己的利益,自己该有的不放弃,不该有的绝不索取

18求其所未得,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矣。

如果只顾追求自己上没有得到的,那么有的东西也会失去;如果修养自己有的,那么想要的东西也会来到。

19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漏;百寻之屋,以突隙之烟焚。

20人间多与无用害有用,故知不博而日不足

人们多以无用之事来妨碍有用知识,所以造成知识渊博而日见到不足。

21是有凿一孔而生百隙,树一物而生万业者

事情有时凿开一个小孔,会生成百条缝隙,栽一棵树会长出万片叶子一样

22夫差任用太宰伯嚭导致灭亡,秦始皇任用李斯赵高,而是秦国败亡

相关文章

  • 教师节,师道庄严

    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两个精神就是孝道与师道。 教师的重要性 《群书治要·淮南子》说:“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

  • 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4(列子、墨子、文子、曾子)》

    01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定灭亡;国家虽然安定,忘记战争必定会有危险。 0...

  • 群书治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 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

  • 从群书治要商君子说起

    群书治要作为收集了唐朝之前所有重要的国君需要的智慧之书,必然有这本商君书的治要。在群书治要里叫作商君子治要,一共没...

  • 群书治要之周易治要

    群书治要的收集的第一本书就是《周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几千年以后的我们反而看不懂天机了。而在遥远的人类初期,人类看...

  • 《群书治要360》

    这是一本什么样书? 是李世明下令编的一本书,从六十五种经典中选出来的段落,也就是说这本书是经典中的经典。下面全是书...

  • 群书治要和国学治要

    《群书治要》是我国古代治政书籍的选辑。唐初著名谏官魏征及虞世南、褚遂良等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599年...

  • 89条阅读术,从一本书获得读懂所有书的技巧

    1 《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汉书·董仲舒传》一书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

  • 群书治要——摘录(1)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俊宇雕墙。有一于此,末或弗亡。 故乱国之主,务于广地,而不务于仁义,务于高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32《群书治要06(贾子、淮南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r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