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在城市里种一棵“正确”的树,还真是不容易。台风“山竹”顶着个植物的名字,但并未对植物手下留情。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台风过后,仅在深圳一地,被吹倒的树木就达到了11680棵,很多市民上班的时候都体验了一把“丛林穿越”。与历次台风的经历一样,在这次台风中,损失惨重的仍是桃花心木、南洋楹、垂叶榕和马占相思。这些被吹倒的树确实有自己的不足,比如,树冠大,根系浅,树叶密集等,这些都是典型的招风树的特征。其中,桃花心木和南洋楹生长迅速,但它们的枝干都比较脆弱,在台风横扫的时候,自然会被吹断。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缺点,恰恰是当初我们眼中的优点。在城市最初的绿化过程中,必然会选择那些生长快、景观形态好的树。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给城市换上那些完全抗风的植物呢?这样的说法未免有些偏激。比如,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棕榈类植物的抗风能力都是非常强悍的,这得益于它们稀疏的叶片,以及茎叶内部丰富而强大的纤维。棕榈类植物能在台风中安然无恙,这本身就是大自然千万年自然筛选的结果。然而,这意味着未来就要选择棕榈作为主要的绿化树种吗?其实不然。棕榈类植物根本谈不上完美,就拿抗风能力超强的棕榈植物——王棕来说,也不是完全安全的城市绿化树种。近几年的秋冬季节,南方沿海城市曾多次发生王棕树叶脱落伤人事件。王棕的一个叶片就长达三四米,重达十几斤,这样一片叶子砸到人的脑门上,不晕才怪。更别说,棕榈类的植物并不能提供树阴遮挡,作为行道树其实并不合格。除了树种本身的问题之外,栽种模式也是一个大问题。比如,在本次台风中表现差劲的垂叶榕,在自然状态下并不是这样生长的。垂叶榕身上有诸多像胡须一样的气生根,会攀附在其他树上形成绞杀。而澳洲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模式可以帮助榕树和中心的大树更好地抵御台风。然而,在城市绿化中,断无可能搞出这么乱糟糟的景观。像垂叶榕这样的树木,栽种在过浅过小的树坑中,这使得它们的气生根完全没有与土壤接触的机会,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抗风能力了。更何况,在如今的城市规划中,地面之下已经是各种管道和建筑纵横的世界,深根系的树种其实很难扎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