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过年胖三斤,我想这是大部分人在春节的状态。
亲朋好友的各种聚会,去谁家赶上饭点,都是推辞不了的吃吃喝喝。嘴上的要少吃、减肥、控制体重,可是身体还是说了谎。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中国式聚会,正在毁掉你的人生》。无论在哪里,中国人爱扎堆、爱凑热闹、总觉得朋友越多越好,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慢慢演变成了中国式的聚会文化。
同事之间的聚会、同学之间的聚会、朋友之间的聚会、生意往来的请客吃饭等等,都是中国人所热衷的事情。
中国有句话“朋友多了路好走”,很多时候所有的聚会能不拉下的一个不拉,很多人的观点都是人为总有在聚会上认识到新的朋友,总有能拉哥们一把的时候。
陪客户喝了无数的酒,长了无数的歌,吐了无数次,可是到头来,甲方爸爸还是一样不把单子给你。从此以后,难道就不搭理这个甲方爸爸了吗?
同学聚会该不该去,成了很多人的纠结的地方。去吧,总有一些人人在装x、不去吧,让人说不顾多年的情谊。学生时代相对单纯的思想,在被社会教育了多年以后,变成了有几套房、移民了没有、谈了多少次恋爱的炫富、炫实力的擂台。
文中提到的两种聚会动机,尤其是同学会:
1、情感诉求----回忆过去美好、单纯的小时光
2、物质诉求---抱住某个大腿
能够满足情感诉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共情,你哭,别人会难过;你笑,别人会开心。同学会最多共情的事情,恐怕就是哭穷这件事了。
再说抱大腿这事,在上学那个单纯的年代都没有成为老铁,一个同学聚会就能成为老铁,让你抱个粗腿,这事恐怕有些难呀。
假期是一个人最好的升值期,可是去浪费在了一群人自我安慰的事情上,是一个非常低效的社交。
文中有些观点,我个人是有些不同意见的。假期本是一个让人放松,家人、朋友团聚的时刻,尤其是春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成长方式,并非一定要利用假期。
我认为,真正谈的来的朋友在一起,并非一定要谈一些有助于个人成长类的话题。更多的是在这些比较放松的环境下,无论是吹牛、还是互相说着糗事,都可以算作一种高效的社交。因为在这种环境下,没有猜忌、没有攀比,更多的是一种让心情放松、愉悦。
当然,假期时间,没有扰人的电话、繁杂的工作,可以静下来想想平时没有去想的事情、看看压箱底的书等等。
对于无效的社交,肯定是要避免的,要提高社交的深度,并非广度。
总之,忙了一年了,总算有闲暇时光,让自己能够放纵一下,也并非坏事。节制还是必要的,不要把平时忙碌的工作带到假期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