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现象学还原的应用

现象学还原的应用

作者: 17b5769f0a67 | 来源:发表于2017-04-29 00:47 被阅读189次

现象学还原的应用

一、自然状态和本质

我们可以看见的事物的状态是事物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事物的偶然状态,并不必然是这样。

目前轿车是四个轮子,这就是轿车的自然状态,目前的轿车都是这样的,这也是通常人们说的现实。

但自然状态并不是必然状态,自然状态只是事物所有可能存在的方式之一。轿车可以是6、7、8个轮子,甚至没有轮子。

所以现实中存在的事物都是事物的自然状态,自然状态只是偶然的状态。排除事物的自然状态,我们可以设计、想象出各种可能存在的状态,就不会被事物的自然状态所束缚。

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存在的只是偶然,我们每个人也是偶然来到这个世界。

照相机是一种存在,它存在了很多年,但它并不是必然存在,现在他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除了专业摄像机)。

很多存在过的东西都进了博物馆,他们存在过,但是并不是必然存在,比如恐龙。

朝鲜和韩国必然是分裂的状态吗?它们必然是统一的状态吗?没有必然的,都是偶然的,目前的状态只是他们可能的状态之一。

将来他们于中国合二为一也是有可能的。

越南从秦朝一直到清朝都是中国的属国,清朝末期国家失去控制力,被法国化为殖民地,后自己独立,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越南对立或者从属于中国都是一个偶然现象,以后也许还会有很多变化。目前的世界版图也是一个偶然状态,各个国家分分合合,版图不断变更。

所谓的偶然状态,并不意味着事物之间没有联系,没有规律,只不过并不会必然形成一种状态。

二、给事物加括号

我们无法了解事物的本质,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只是现象,而且只能一个侧面一个侧面的呈现。

事物呈现给我们的只是偶然状态,只是一种可能存在状态。

我们可以给事物加括号,表示这只是偶然状态。

胡塞尔称这种方法是现象学还原。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偶然状态,一切的存在都是偶然状态。赫拉克里特说:我们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认为一切的东西都在变化,他只发现了事物存在的表面。一切都是偶然的,当然会变化。

人类的存在也是一个偶然,本来是没有人类的,一天上帝发现突然有了两条腿走路的生物,上帝很惊讶:“还有这么好玩的生物。”于是他无聊了,就化成人,来人间玩,还搞了很多传说。

三、现象学还原产品学

只有世界观没有方法论,这不是本人的风格。会有种栽了苹果树不摘果子的感觉。

一切现实只是偶然,一切产品的现状只是偶然。

目前的产品设计只是诸多可能的一种。

我们可以对一切产品做一次现象学的还原。

书店销售的图书,这只是一个偶然的设计。从古代的甲骨、竹简、帛书到现在的纸质书、电子书,书的材质经历了四次变革。

甲骨、竹简、帛书都是曾经的存在,都是偶然不是必然,所以被纸质书替代了,电子书现在有成为纸质书的补充。

一切的设计都是偶然的,可以替代的。

在手机市场,苹果手机的设计和市场地位也是偶然的,三星、华为他们都不是必然存在,所以有盛也有衰,等有更加有竞争力的产品出现,就是他们被取代的时候。

四、想象对于设计

没有最好的蓝本,一切都是偶然,现存的东西,仅仅是适合目前的现实。

更好的,更独特的,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是诞生在我们的想象里的,是诞生在我们的大脑中的。

未来,更远的现实,更久的存在,将在我们的头脑中诞生。

手机没有他本来的样子,也没有应该的样子,是设计手机的人,给了他形象和功能。

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的手机,设计的一切,开始现实存在的事物可以成为我们想象的参考,进入高级阶段,我们可以不参照现实想象出更多东西。

设计手机的人想象的时候要考虑材料、成本等因素,但是他确实在想象中创造了手机。

手机只是偶然,他的状态是偶然,他的功能也是偶然。

乔布斯不满意手机的现存状态,一次运用想象重新设计了手机,让他可以使用互联网,于是智能手机诞生了。

他之所以被称为神话,是人们搞不懂他是怎么实现传统手机向智能手机转变的。在他的想象中诞生,也许他当时也是一个偶然的灵感,恰好人们喜欢,于是神话诞生了,可能乔布斯自己也搞不明为什么他的产品这么畅销。

没有必然状态,按照你的想象设计,不需要参考,不需要蓝本。

无招胜有招,摆脱一切束缚,进入那无限可能的领域,从此创造力如大海般奔涌而来。

五、加减法助力设计

我们发挥想象,想象一下,更不同的书本,书本式电子书。

样子和目前的纸质书一样,但是材质是可以显示的材料,还不会湿。

每本书300-500页,而且可以一页一页翻阅,可以划线、批注,手感和纸质书一样。一本书本式电子书可以储存1万册电子书,可以切换。

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Bigbook,我们起码在想象中创造了它。

它是一种本质存在,但是还不是现实存在。现实存在不一定是本质存在,本质存在也不一定现实存在。

我们用加减法玩一下吧。

加:书和桌子结合在一起,可以阅读的书桌,桌面就是显示器。

减:没有字的书,让读者自己书写,每个人写一页然后寄给作者出版。

或者想象未来我们住在电子书房子中,墙面是显示器,我们看墙面就可以阅读,也可以有人声阅读。

或者每一本书都可以与作者链接,给作者发微信请教,作者也有粉丝了。每一本书都生成了社交工具。

六、挪用、自由组合创造新事物

挪用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常用的手法,在绘画和工业设计的领域应用的比较多。

挪用就是把其他作品的一部分货全部使用到新的作品设计中去,成为新作品的一部分。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进行重新创作。

自由组合就更有趣了,就是把一个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打乱顺序,重新组合。

举个例子,电视机和或者组合,电视机头的火车,这就是挪用,给人安上牛头,这样可以长生新奇的效果。

重新组合呢,就是把火车拆了,餐桌是轮子做的,这是一种方法,估计这或者是开不了了。

这很符合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思想,人长人头,只是自然状态,并不必然这样,也许人的鼻子可以像大象一样长。

那么关于企业组织如何使用挪用和自由组合呢?

首先关于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几百年来的组织、制度只是偶然,适合当时的状况而已。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分为很多部门:销售部、生产部、财务部、广告部、企划部、设计部。

这只是自然状态,当时人们觉得这样更方便管理或者他没有想到更好的设计方法。

现在有人提出这样设计有弊端,各部门各行其是,难以沟通。所以要打破部门的壁垒,或者将各部门重新组合。

比如,企划营销部、企划生产部、生产营销部等等。把企业的各个方面分成各种元素,比如组织结构、文化、制度、营销策略、形象,然后把其他企业的各种元素进行拆分。

最后挪用其他企业的各个元素,重新组合到自己的企业上,这是一场试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现象学还原的应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ntz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