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在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这本书中,有这样几个小例子:
1.看起来每天熬夜,却只是拿着手机点了无数个赞;
2.看起来起那么早去上课,却只是在课堂里补昨天晚上的觉;
3.看起来在图书馆坐了一天,却真的只是坐了一天;
4.看起来去了健身房,却只是在和帅哥、美女搭讪。
是不是像极了我们身边的一些人?
看起来每天都很忙碌,看起来很努力,其实那都是假象,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曾经为了一场重要的考试,每天在图书馆学习,和我一起学习的有好多人,在那几个月的时间我对努力学习以及看起来很努力有了深刻的认知。
同学A:我们每周末一起上课,周一到周五有时背书和刷题,努力学习,我以为我们会一直坚持到最后。所有只是我以为,后来我们几乎没有再见过,考试成绩下来那天,她没有过线。
很多人都曾努力过 ,坚持之后又放弃,其实最难能可贵的努力就是坚持。
同学B:在我们学习的时候,她在兼职打工,每周末在图书馆学习。到了最后一个月,她辞职了,用打工挣来的钱报了特训营培训班,早晨6点学习到晚上10点,下课之后她会开夜车学习,学到凌晨1点。
我们身边所有人都感觉这姑娘学习真努力,后来我们一起学习,我发现很多小细节:
在背书的时候,总是用微信回复信息,别人有事找她,立马就放下学习。
做题的时候,总是一板一眼按照书本来写,如果书上没有,就选择不写。
背诵知识的时候,总是喜欢死记硬背。
你问她这道题为什么这样做,她也说不出来。
不是你每天从早到晚学习就一定是努力,努力不是给别人看的,真正的意义在于:努力期间,你坚持的目标是什么?你收获了什么?你理解了什么?
努力很累,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
大家听说过苦难守恒定律吗?
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
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
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
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
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
所以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代价对付它。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
现在的我们不努力学习,拿不到文凭,很多工作我们连竞争的权利都没有。
你现在逃避学习,工作就可能逃离你。
如果现在连学习的苦都不愿吃,你觉得你一定能吃得了生活的苦吗?
总有人说读书学习无用,还拿韩寒做例子,你看他都退学了,不照样混得很好。
前几年,韩寒接受采访,谈到当年的行为,表示很后悔。
韩寒表示,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那些用韩寒做挡箭牌的人,忘记了韩寒在退学之前,已经凭借《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并出版首部小说《三重门》,销量破纪录。
你可以问问自己,你有多优秀,有什么特殊技能,能够让你不努力,还能够成功。
就像于宙所说得那样:一个人能获得的最可贵的能力,都和掌握一门语言一样,你所付出的努力不是能够获得即时回馈的,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收获,直到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后,忽然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连你自己都不清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努力不能及时获得回馈,如果你从一开始不坚持,不去积累,机会和成功怎么会无端落在你手里,你要记住机会永远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看了那么多励志事例,我们为什么还是不努力
看李尚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觉得很鸡汤
看肖卓的《你只是假装很努力》你也觉得很鸡汤
知道为什么你觉得鸡汤吗?因为我们不能感同深受,那是别人的故事和经验,它可能激励你一段时间,如果你想一直坚持,还是要靠自己。
如果你说鸡汤无用,其实他也有用,里面的方法和经验如果你能吸收并坚持执行,你会受益匪浅。我们读鸡汤犯的最大错误就是,我们只看它们觉得有些道理,只在脑子里想却从来不做出实际行动去应用。
面对这种只用脑子想不去做的毛病,有一个方法可以克服,那就是:
把你的时间换算成时薪,浪费十分钟扣掉自己100元,浪费一小时扣掉500元,想得时间越久扣得越多,想想就心疼,还不如行动。
每当你完成一个小目标,你也可以奖励自己,使自己获得愉悦感,为自己以后的坚持来点正能量。
看了那么多的努力故事和方法论,只用脑子想而不行动,行动了想要速成。
为什么我们越长大越不想努力?小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学好乐器,难道是因为太聪明了?其实是小孩子没我们想得多,成人学乐器总想速成,静不下心,花一年的时间就想考个钢琴十级,真是太愚蠢了。
最后借用于宙在《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中的一段话做个结束:
最可贵的努力,是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那些无法立即获得回报的事情,依然能付出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热情,最终的结果也许不足以让你独孤求败,但足以出类拔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