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瓜,2018-2-14】
一、《如何阅读一本书》第四章“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第二节“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前言”读后感:
收获:
1、第一次面对一本比较难读的书,有一个重要的阅读规则——粗浅阅读:首先要一口气从头到尾把这本书粗浅阅读(通读)一遍。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看懂的地方,遇到读不懂的地方不要停顿(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略过去(即不要为读不懂的地方浪费任何时间),直到把书读完。不要被任何一个看不懂的地方困住,也不要泄气。不要和不懂之处纠缠,否则很难自拔。采用这个规则,你可以大约理解全书50%的内容。即使你不再读第二遍,你也获得了对全书大约50%的理解。这已经胜过如下的情形了:如果你一碰到读不懂的困难就停下来,那么可能你根本无法理解和把握这本书一丁儿点的内容。
2、在读第二遍的时候,可能会对第一遍不懂的地方多了些理解。但能收获上述多一些理解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至少通读一遍全书。假设你只通读过一遍,当你第二遍再读该书时,对第一遍读时看不懂的地方就可能会多些理解了,因为这是受到了你第一遍通读全书时对该书有了一定理解的帮助。
3、以前我们被教导: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要停下来查询以获得帮助,直到把不懂的地方理解清楚。这种阅读方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该方法不适用于第一遍阅读,也就是说,第一遍阅读的过程并不是应用这种严谨阅读方法的时机。应用该方法的时机在第一遍阅读时还未到(成熟),该方法应该被放在后面的阅读过程中应用。如果在第一遍阅读时就应用该方法,不但对阅读没有帮助,还会有阻碍。
4、以阅读莎士比亚的戏剧为例/:如果在第一遍阅读时,停留在重复阅读每一幕,拘泥在每一个生字和注脚,就丧失了阅读的乐趣。这种拘泥在细节而不能自拔地阅读,不是真正地阅读剧本。而且,把战线拉得太长,读了后面忘了前面,丧失了对全剧意义的把握。对第一遍阅读莎士比亚剧本的读者而言,正确的方法是:一次快速阅读完全剧,然后讨论阅读收获。这才为接下来仔细阅读全剧做好了准备。因为只有初步对全剧整体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才可能进行后续深入的阅读和研究。
5、前面说的针对比较难读的书的重要阅读规则,适用于论说性作品。比如阅读《国富论》,如果你非要弄懂每一页的意义才能开始读后一页,那你一定读不了多少页,就很可能不能看完整本书。当你一直拘泥在理解细枝末节处时,你就会错过作者强调的大原则。如果你一直这么顽固纠结于细节,你不可能做好在任何层次的阅读。
6、通过看这几段前言,我觉得:这个粗浅阅读的规则,不仅适用于难度大的书,也同样适用于难度小的书。对于完成检视阅读的第一阶段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后,如果确定要继续阅读这本书,就可以应用上述规则,首先粗浅阅读整本书一遍。
7、开始理解好书为什么要读十遍,因为每一遍都会增进对先前阅读中不理解的地方的理解,而且还可能有新的收获。
8、决定改变看本书的策略:下次开始看采用粗浅阅读的规则,不再拘泥于细节,让自己先迅速看完每一节,再写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