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nd 1 支出篇
年初开始看房,到5月拿下房产证,我对自己的行动力表示满意。不过接踵而来的各种压力,不得不配置了保险来对冲风险。在保险这个事上,拖延症得厉害,算是一个失误😔
除了固定支出,其他的分类排列如下:
人情往来>大de保健>衣服护肤>旅游度假>学习进修>其他。
大保健主要是去按摩、泡温泉、心理咨询以及健身。一年花了约两万。
不比不知道,我和小哈还挺节约的,一年在衣服护肤之类的开销上才两万多。我的衣服鞋子包包14000+,护肤品3000+,小哈花了5000多。而我们厂某位单身女士一个人就花了六万。
果然,适当的比较,也有助于认清自己。
旅游度假:借上海用户见面会去浪了两天、国内旅游三次。好死不死两次去的地方都是吃海鲜,我真的要吐了。
因为小哈总是不能提前两周告诉我具体行程,还有4次招行经典白的“300元+100积分”入驻五星级酒店权益、浦发AE白5万积分免费住2晚五星级酒店的权益没用,55555。
学习方面,主要是买书和加社群。
今年书看得较少,更多时间是在外面跑。也就是猫叔说的,不要做有知识没见识的人,见牛人打开思路的确是有用的。
然后就开足马力去做。沉浸在获取新知识的自我感动中,然并卵。
IP营继续泡着❤️
年末的时候加入了Scalers的成长会,开始了每天早上6点半的读书打卡生涯。大家都说这是我花得最值的一笔开销了。😑
全年打车上班花了9700多元,emmmm
****Round 2 收入篇****
这一年,有一些美丽的泡沫。
比如,除了工资收入外,短暂地有了房租收入,大概半年多,直到我们收回房子自住。
公众号整年码了31篇字,收到打赏1300多元。饭团收入600多700吧。
给剽悍一只猫的饭团投稿获得了一笔稿费,这是第一次成功的投稿😳
然后我还很不要脸地问同事要了红包,理由是:我给随手记做植入啦。
秋叶大叔讲的做事要一鸭多吃,同时有多个目标,我用在了这里。┑( ̄Д  ̄)┍
12月底,因为赛美老师的理财课,第一次在网上声音直播,收到66块6的打赏。
P2P的收入大约2万5。
其中,从中行贷了一笔年化5.67%的20万贷款,去买了半年期年化18%的理财产品,顺手赚了个差价。另外一笔是因为此时才落袋而已。
整体上我买的P2P年化在7~10%之间。
没有落袋的投资,就不算了。一切都是浮云。
之所以说是泡沫,是因为不可持续,不值得挂念。
孙圈圈老师跟我们分享的时候说,
所谓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符合三个标准:我能做而这个领域内大多数人不能做的、能够帮助我达成目标的、能够持久的。
这三个标准,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标准是一样的。
赚钱也一样的,偶尔的涨跌不重要,稳定的现金流才是王道。
所以,我一个做理财的,从来不追求高收益,币是不炒的,某宝网收益再高我也不去,从不敢心存侥幸。我更相信规则和纪律。
****Round 3 小小的感想****
****001 该认怂就认怂,该冒险就跳一跳。****
我曾经以为永远买不起房,后来我和小哈有了第一套成都的房子。当时月供2500都压得我们顿觉日月无光,这辈子都只能跪着给银行爸爸进贡了。
没想到,17年能在深圳买房。
买了之后是什么感觉?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哪怕是小小的破破的,但再也不用忍受房东啦开心得很好吗?我可以使劲地可劲地折腾。
说没买房的时候完全不恐慌是假的,但我有强大的阿Q精神。如果你打定了主意做什么,就能找到很多理由的。比如鸡汤文说,我们应该追求远方与梦想,比房子更重要的事还有很多。
于是毕业这十年,我们几乎不替中南海操心,也不叽歪,只埋头做事,想着能走到哪儿算哪儿,做到回忆的时候没有遗憾就行了。
猛一抬头,发现自己隐约够得着那条线了,尽管会很累,既然想要,干嘛不试?
总要做选择的,要么怂要么跳。只要不卡在中间,两头靠不着岸,心安就好。
****002 负债只是一种选择。****
西南财经大学做过一个调查显示,中国人的投资理财啊,不是保守得可怕,就是刺激到爆炸。
来自西财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
在负债上也是如此。要么就一点钱都不肯借,要么就不管不顾,杠杆都快加到冥王星了。
咱就不能正常点吗?什么叫合理负债?过度保守和借债还有优越感了?
很多人认为有了房贷就很苦,我倒是相信压力守恒定理的,在这里占的便宜在别的地方总会还回来。没有房贷的压力,也会有别的苦来吃。
曾经有个朋友总是跳槽,我鼓励他办了一张信用卡,后面他就安静了。
****003 学会为自己花钱。****
账单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嚎叫不会打扮不会穿搭balabala,爱美之心人人都有的。可我就是觉得每天下班后不想动,能洗脸擦上水乳就已经花光我所有的力气了……
我也经常扪心自问,活得这么粗糙真的好吗?谁有义务通过你邋遢的外表看到你的内心,啊?
后来,我慢慢地在想,为什么我要对自己的粗糙感到抱歉呢?
我们经常听到有这样一类声音,女人一定要精致。不精致的女人没有未来。你必须要事业强大,家庭主妇可耻。带不好孩子,事业再强大有什么用,照样是loser。
所以,很多妈妈们既要工作出色,又要做一个完美的妈妈,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还不能放弃自己,要健身要瑜伽,要像钟丽缇一样才好。做不到就开始自责。
艾玛,这是不是有什么不对?
我们为什么要为自己的不完美感到抱歉呢?
想明白这一点,我就释然了。
不是说不要追求美追求卓越,而是适当为自己松绑。
与其活成别人眼中的完美模样,不如过成自己最舒服的样子。
我一直没法在变美这个事上精进,主要的原因也在于我内心里,不是真的很在意这件事。
我不享受众人瞩目的生活,不享受别人在我的自拍下点赞。如非必要,在人群中,我希望是透明的。
被人打扮得很精致的那个我,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我当然没有办法长期保持这个状态。
我居然花了这么多年才认识到这个真相。难怪“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会成为醒世箴言了。
闲来跟小哈聊天的时候说,
父母们总教育我们要努力,要成功,可是金字塔尖只有那么点人,能成功的不过百分之一二。那剩下的98%的人该如何和自己相处?
先让自己舒服,才能让别人舒服。为什么不把钱花在自己最重视的地方去,而要为别人的看法买单呢?
Game Over
祝 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