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了不的我》
一、人生阶段是自我发展的背景
每个人的转变经常发生在某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如果我们想理解这种转变的困难,就需要结合所处的人生阶段来考虑。
对于身处不同人生阶段的人,转折有不同的含义。同样是关系的丧失,青年期的失恋、中年期的离婚和老年期的丧偶,对人生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同样的职业转变,年轻时尝试各种职业、中年期的职业转型和退休后找些不同的事做,它们对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每个人生阶段,都面临着特定的人生发展课题。比如,很多人会在20-35岁的青年期结婚生子,巩固职业发展;在35-60岁的中年期养育后代,培养新人;在60岁后的老年期面对退休和衰老的问题。这些人生课题,既是生理规律,也是社会规律,更是心理发展的规律。人生阶段和相应的人生课题是自我发展的背景和前提,而行为改变、心智改变、关系改变和转折期,是这个大的人生课题下的子课题。
二、人生阶段与人生课题
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人都有需要面对矛盾和需要完成的人生课题。如果我们顺利完成这一阶段的课题,就会获得一种宝贵的品质,就像收获到一颗龙珠一样。如果没有完成,这个阶段的课题就会在下一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和面目出现,提醒我们要补课。
三、实破自我中心
自我发展过程,也是自我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从青春期开始的人生前半段,是收集的阶段。我们收集了稳定的自我、亲密关系、职业认同和与之相伴的成就、声望、尊重。
到了人生的后半段,我们开始进入分发的阶段,把前半生收集的东西分发出去,去关心自我以外的他人,关心我们的下一代。
每一阶段的自我发展,都需要我们克服某种形式的自我中心。只有这样,自我才能从原来的小我中走出来,迎来更大的格局。可以说,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破除我执,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