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系统之美》 | 系统的6大挑战

《系统之美》 | 系统的6大挑战

作者: oniahi | 来源:发表于2021-05-05 15:06 被阅读0次

即使了解了系统的动态性,也仍会对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而感到束手无策。这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但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的模型通常与现实是高度一致的,但现实是复杂且精密的;我们的模型仍远远达不到能完整地描绘世界的程度,反而仍会犯错误,出现感到出乎意料的原因。要么基于正确的假设,也会得出不合逻辑的结论;要么依据错误的假设,得出了看似符合逻辑的结论

想要看清系统的复杂性,可以从以下六方面下手:

# 假象

别被假象所迷惑,本质隐蔽在系统结构中

事件只是一个巨大复杂系统中人为可见的一小部分,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想看清本质,又可以通过三个层级关系来寻找,依次是:
事件层(看到的事物表象)—— 行为层(行为层的分析比事件层更有价值)—— 系统结构(行为产生的根源)

  • 系统结构是各种存量、流量和反馈回路的相互关联与作用。系统结构决定了系统可能存在哪些行为,而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 了解系统行为的长期趋势为理解潜在系统结构提供了线索,系统结构才是理解系统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的关键(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所以,系统思考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将两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

最后,举个书里的例子来理解事件、行为与结构的关系:当将手从弹簧玩具上移开时 (事件),它就会弹起来并来回振荡 (行为),是因为自身的结构特性所引起的 (结构)

# 非线性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线性,是指要素之间有着固定的比例,可以用一条直线来表述
非线性,是指因果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二者只能用曲线或不规则的线来表示

  • 非线性关系经常有悖于我们对行动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正常预期,还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
  • 世界上到处都是非线性关系,一分耕耘不会带来一份收获。可能是一半的收获,可能是成倍的收获,也有可能没有收获;所以人们也常说,“读书没有用”、“选择比努力重要”
# 边界

边界的设定取决于目的是什么

边界:所谓的边界,只是人为的区分,是人们出于观察、思考、理解、表达、交流等方面的需要,而在心理上设定的或社会上一般公认的虚拟边界

如果我们试着去理解某一件事,就必须将其简化,这就意味着设定边界。每一个模型都不一定要必须包含所有的关联,建模是一个形而上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合理的划分不同的边界

在建模场景中,由于并不存在一个明确、清晰划定的边界,而是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去划定,也会产生以下问题:

  • 系统边界设定的太宽:如果对战略层的边界过于详细,就会显得宽泛且无用;把所有相关事物联系起来,堆积了大量的信息,使分析过于庞杂,反而遮掩了问题的真实答案,更加让人迷失在系统里
  • 系统边界设定的太窄:如果划定的范围太窄,一些对系统行为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未被认真分析和对待,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划分边界呢?

作者表明,划定系统的边界需要较高的艺术性。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想问的问题:

边界是我们自己划定的,对于新的问题,出于不同的目的,可能需要并且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考虑;也就是说,正确的划分边界,是根据当前问题的需要,来创造性地划定最合适的边界
# 限制因素

限制因素决定是否能继续生存

在我们的思维中,倾向于认为单一的结果只是由于单一的原因引起的

“最小因子定律”由德国化学家尤斯蒂斯·李比希提出:种植谷物所必须的要素里,只要有一项要素的欠缺,其他要素再多,也毫无意义

这也表明,当一种因素的制约限制被解除了,成长就开始启动,而另一个相对稀缺的因素开始逐渐发挥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将注意力从相对丰富的资源上转移到下一个潜在的主要限制因素上,而不是一昧的追求持续成长
# 时间延迟

时间延迟无所不在,站在未来视角提前预测它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比比皆是,每一个存量都是一个延迟,大部分流量也有延迟,包括运输延迟、感知延迟、处理延迟、成熟延迟等。总之,无论是植物的成长、森林的荫蔽、还是民主的发展,都需要时间

在搭建模型或应对延迟时,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做出最精准的预测:
  • 改变延迟的长短可以彻底地改变形态行为

    如果系统中的一个决策点对某一些信息存在反馈延迟,使反馈延迟更长或更短,就有可能偏离目标,从而导致人们为达到目标采取更多或更少的行动(人们通过对植物施加化肥和对动物补充激素,来缩短发育周期的时间,以达到市场的供需或自己的利润目标等)

  • 时间延迟决定了系统的反应速度,达到目的的准确性以及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及时性

    如果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需要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否则等到一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才采取行动就会错过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机(新冠疫情出现大量传播感染后,才开始重视问题,进行预防和隔离,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正确的判断延迟,也可以通过通过目的来划分。或者说,一项延迟是否显著,取决于你试图理解的频率处于哪一档:

如果你在乎未来的幸福,就可以忽略当下的不幸,为后面的幸福做出努力(延迟满足)

# 有限理性

理性的有限性取决于已知的范围和看待问题的视角

有限理性是指:有意志地理性,但理性是有限的
  • 意志地理性意味着,人们倾向于理性地从自己短期的最大利益出发,但每个人的行为汇集起来的结果却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
  • 理性的有限性意味着,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并非整体最优(另一方面,人们只会基于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思考,甚至不能很好的解读自己所掌握的所有限的信息)
有限理性,通常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当处于系统的特定位置上,所见所知都是有限的,而其行为也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结果仍有可能是相同的

  • 当发生改变,处于新的位置上时,会经历新的信息流、激励和限制因素、目标、差异以及压力,只有发生这种彻底的改变,才能真切地理解到有限理性
    (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就会对不同的行为感到奇怪;当从普通员工到管理层,就会出现对工作感到不适应)

有限理性的突破在于做出改变,或是转变系统视角,或是重构系统结构:
  • 对于个人,转变系统视角:要想改变行为,首先要跳出自己所在系统中固有的位置,抛弃当时观察到的有限信息,力求看到系统整体的状况,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来看,重构信息流、目标、激励或限制因素,从而使分割的、有限的、理性的行动累加起来,产生每个人都期盼的结果
  • 对于系统,重构系统结构:系统中的每一个角色都存在有限理性,即使在同一个系统放进新的角色,也不会改善系统的表现,除非对系统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改进信息、动机、抑制因素、目标、压力以及对某些特定角色的限制等

一般来说,它们是系统固有的特性,不会被改变。要想使复杂的系统不再那么让我们出乎意外,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加强学习,提高对复杂性挑战的理解、尊重和利用能力。最后,来小结一下这六个系统陷阱:

  • 别被假象所迷惑,本质隐蔽在系统结构中
  • 世界是非线性的,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 边界的设定取决于目的是什么
  • 限制因素决定是否能继续生存
  • 时间延迟无所不在,站在未来视角提前预测它
  • 理性的有限性取决于已知的范围和看待问题的视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系统之美》 | 系统的6大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gf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