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裁与抗争之歌
他的众军高傲,他的心也必自高,他虽使数万人仆倒,却不得常胜。(但以理书11:12)
![](https://img.haomeiwen.com/i7807248/2316b45460b8d9cb.jpg)
关于恺撒或者是屋大维这些神级人物的传说,就算不懂历史,也应该听说过他们的名字。退一步讲,就算没听过他们的名字,他们带来的影响,也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年份中七月和八月两个月,都是31天,这就与他们两个相关。七月的英文July,就是以古罗马独裁者恺撒的名字命名的,因为他的全名叫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正好是Julius去掉后面表人的-us。而八月August,就是以屋大维[最终被尊为奥古斯都(Augustus)]来命名的。也正因为奥古斯都也是古罗马的独裁者,他认为自己出生的月份八月一定也是大月才可以,所以才将八月也改成了31天。
对于恺撒这位传奇人物,他的故事因为历史过于久远,再加上当时并不会像现在这样信息泛滥什么事都可以巨细靡遗。恺撒这位传奇的人物几乎与神等同,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死在自己人的匕首之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被害?他死前死后的情形如何?我们只能通过考据当时留下来的一些碎片化的资料来猜想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本美国作家巴里·施特劳斯的《恺撒之死》属于非虚构文学。作者结合了大量可靠的史实资料,去芜存菁真实地还原当时的种种细节,尽可能地还原恺撒被刺杀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始末。在2000多年前那个时代,那些以-us结尾的各种人物活动起来,描绘了一副当时社会与环境下的群生像。
这本书将整个“恺撒之死”的过程以时间顺序来讲解,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讲述刺杀恺撒的起因,重点讲述当时社会环境的风云变幻以及阴谋家的蠢蠢欲动。因为恺撒的独裁统治,威胁到元老院以及共和制的理念,再加上他们与恺撒也存在着私仇。大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第二部分讲述刺杀恺撒的详细过程。作者从历史资料中寻找细节,争取做到事无巨细地还原当时的整个事件。从阴谋家们暗中谋划刺杀行动,再到他们如何恺撒进入他们设好的圈套,如何下手,到恺撒死后葬礼的细节,都尽可能还原。每一幕都好像是电影镜头般冰冷,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宛如历历在目。第三部分讲述恺撒被刺杀之后,屋大维带领是他的军团,经过20年的内战,重新夺回政权。
在战场上,恺撒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除了他有着很高的军事天分以外,这也是兵将一同的结果。然而他可能忘记了集体的力量,归功于自己,将自己神化,他变得傲慢膨胀,以至于被刺杀时双拳难敌四手。他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却没想到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终为自己的傲慢买单。就这样,他并没有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匕首刺杀之下。不得不说,恺撒之死,死得不够传奇。
那些阴谋家们妄图改变当前的政体,结束恺撒的独裁,但实际上他们最终并没有改变什么。更多的人对刺杀恺撒感到的是愤怒,因为恺撒善待了他们,却得到了他们的背叛。最终虽然恺撒已死,但是他的军团还在,他的精神还在。最终,在屋大维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的内战,最终阴谋家们还是被推翻倒台。所以说,历史趋势是一个无法逆转的进程,就算历史进程当中少了一个螺丝钉,但历史的车轮只要滚动起来,就不会停止,会永远滚滚向前。虽然时间可能会往后推迟数年,但最终历史还是会走向应有的去处。
尽管刺杀行动最终没能阻挡历史趋势,但是刺客们以赌上生命为代价,敢于向独裁者抗争的勇气,在历史趋势当中,还是会留下浓墨一笔的,是值得我们去追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