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是初中还是高中课本上曾读过培根的散文《论读书》,只记得“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几句话,其他的内容都忘了。前几天偶然的机会,在读《培根随笔》时,又一次看到了这篇文章,虽然翻译是《论学习》,后来找到了著名翻译家王佐良老先生翻译的《论读书》,再次细细品读,感触良多,可谓句句经典。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在心情苦闷时,读书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忧愁;在闲暇无事时,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在与别人交流时,读过的书能让我们的话语更有说服力;在遇到困难时,从书中寻找答案不失为一种良方。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这句话与中国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个人的认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不读书,就会困于小小的方寸之地,犹如井底之蛙。读书,方能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回归正途。当然读书更不能脱离实践,脱离实践的读书容易造成死读书,失去读书的价值。归根结底,读书是为生活服务。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方能读有所得,读有所获,读有所用。
读书时,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推敲细思。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上说得好不好,要仔细揣摩,说得对不对,要应用到实践中来验证。
关于读书方法,培根认为:“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大部分书略读过即可,只有少数书需要全神贯注,仔细品读。现在缺少的就是一颗安静、认真的读书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