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与校领导喝茶闲聊,谈起单位的H君,副校长有几分神秘地对我说:“燕姐,今天H君打电话我,你知道他为了什么事吗?你猜猜!”
“他要求教一个班,减轻工作量?”我开启了竞猜模式。H君,瘦小的身材,秃顶后就显得更消瘦了,严寒的冬天,他会戴一顶鸭舌帽,抵御寒风,头顶实在太光了,寸草难生。印象中的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教学成绩很一般,近十多年来,没担任过毕业班,评优评先也是极少的。改卷碰到他拖后腿时,他会自我解嘲:你们级别高,工资也比我高,按理你们要比我工作量更大……
“我估计你肯定猜不透的了,他要求做班主任,教毕业班,你没想到吧?”他说道。
不会吧?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至打我来到单位后,快二十年了,没见过他担任班主任,担任毕业班的年份也屈指可数,总之,毕业班的记忆似乎没有。如今觉悟突然高了?要做贡献了?唱的是哪一出呀?我有些疑惑不解。
副校长见我沉默不语,又絮絮叨叨地说:“他的一级职称有望今年审批下来,所以他劲头十足,想趁退休前的几年时光,一鼓作气拿个高级职称。我查看了他的资料,看看是否符合职称评审的几个硬性指标。发现他班主任工作年限不够,他自己也心知肚明,所以才着急地向我提出申请,可他那个样子,怎么放心让他做班主任嘛……”副校长无奈地说。
作为多年的同事,又是语文科组中的一员,我当然赞成老同志发挥余热,努力拼搏,勇夺高级,精神上必须支持。便附和着副校长的话说:“是啊,他可以做班主任吧,一个大老爷们管个班不算难事。初一年级二十多个班级,他完全可以带一个。他还有五六年退休呢,还来得及,只要从今天开始努力,他都来得及退休前评个高级的。”
关于他的职称问题,也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一个五十五岁左右的男教师为何连个一级都没混到手?一级也只属于中级职称而已,并不难啊,为何一直处于二级职称?说来话长,据说“好汉当年也曾勇”,只不过,勇的有些过分,事后都是一地鸡毛。与某位领导发生过重大矛盾冲突后的他,索性不做班主任,不带毕业班,浑浑噩噩地活着,一晃就是二十多年,校长来来去去换了三四个,他依然如故。
看来,职称之事,事关重大,无论多大的年纪,依然被职称所牵绊。为了多得几个铜板,为了个人声誉,退休前的H君,选择了大干一场,努力拼搏一把,
我可以想象的画面是:接下来的某一个特殊日子,H君或许会站在演讲台上述职,头发早已花白,还秃着半个头,神情严肃。而坐在台下给H君评审打分的可能是一群比他年轻的多的人。
这就是现实,看似无情其实又合乎情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