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修身记

曾国藩修身记

作者: 谨文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12:45 被阅读0次

    曾文正公修身的十二法则,根据囊括范围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1、思维与精神;2、言行与作息;3、读书与学习。而根据其从31岁后一直到62岁去世的30年间一贯坚守的克己修身行动概括言之,他的克己修身之道可以总结为5个字:敬、诚、静、谨、恒。

    其中第一和第七条:

    一、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核心就是敬和诚。敬即敬畏,有所敬,才无所畏;心存敬畏,才不会狂妄。敬畏之心是学佛的第一步。“无不可对人言之事”,心底无私,胸怀坦荡,诚恳相待,才可以做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存敬畏之心,真诚坦荡对人。处理事情时,全心全意,无事时心无杂念,澄明自若。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和思维习惯来达到克己修身的要求。

    其中第二、三、六、八、十二条: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体念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粘恋。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功夫。

    八、保身:十二月奉大人手谕:“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静坐去浮躁,静坐以安心;说话时刻要注意,要过脑子,这被文正公列为第一功夫;早起保身,不为无益之事。这几条看似简简单单,但真要做到,而且坚持30年践行不懈,这就很不容易了。这些也是文正公年轻时,自我反省而决心要改正的地方,他后来真正地做到了。

    其中第四、五、九、十、十一条: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九、日知所亡: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有求深意是徇人。

    十、月无亡所能: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耽著,最易溺心丧志。

    十一、作字:早饭后做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是关于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内容,记笔记与练书法的要求。这几条对于任何有志于学习、自我提升的人来说都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一本书不读完,不看其他书,这是读书要专心,读一本书就要读完,就要有所收获,才读下一本,浅尝则止,半途而废,到头来相当于什么也没读。读史明智,史籍的教育意义,对于人文修养的哺育,实在是功莫大焉。多思考,多动笔,将每天思考的东西记下来,这是非常好的习惯,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思考,思辨的能力,另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将自己的思考变成成体系的文字的能力,同时自己的写文章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字如其人,练字也是修身养性之一途。

    性格决定命运,抱负决定成就。良好品性是成功的前提,克己修身是成功的起点。曾国藩乳名宽一,名子城,字伯涵。20岁后,他给自己改号为涤生。他在日记中说:“涤,就是洗涤自己以前身上的缺点;生,就是要取袁了凡的话:从前种种,譬如昨天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改号涤生,他强大的自律意识可见一斑。他有一种强烈的洗心革面的愿望,他是自己的灵魂的严厉审判者,是自己的欲望的无情拷问者,他的一生,始终在对自己的肉体和心灵进行永无休止的洗涤和更新。

    从道光十九年起,文正公开始写日记,将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一一记录下来,并时时刻刻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他的日记从咸丰八年六月起,就不曾中断过。即使行军、生病的时候,也照记不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为止。不过,这个涤荡品性的过程,却非易事。他也是一个普通人,有过浮躁的毛病,有过胡吃海喝的岁月,有过爱睡懒觉的时期。他早年的日记,他几乎每天都在检讨自己发誓要“立志自新,重起炉冶”,与以前的自己“痛与血战一番”。而自从他31岁发愿痛改前非之后,30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一直到死也没改变克己修身的初衷。

    『三壬甲*甲午年乙亥月丙戌日戊子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修身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lg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