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来路是最好的归途——读《我们仨》

来路是最好的归途——读《我们仨》

作者: Turning | 来源:发表于2016-12-14 21:59 被阅读210次

    有一年,外国歌手泰勒患癌症去世,铺天盖地都是她的消息。我不知道她是谁,也从未听过她的歌,但还是一夜之间将自己播放软件里填满她的歌曲。如此出名的人,我竟然不认识,这似乎是无法原谅的无知。人在年轻时,大概都曾有过这样的心路历程:生怕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孤陋寡闻的人。

    杨绛先生去世时,我的朋友圈里,也充满了这样的人。不论平时是否读书,都要转发一篇她的文章,哪怕是一段话,来标榜自己认识这个人、关心她的生活动态。转发最多的一篇“人生哲学”之类的文章,后来经查完全是别人杜撰的,根部不是出自杨先生之手,让人不禁哑然失笑。

    我不喜欢杨、钱夫妇,这一次也没有再闹这样的笑话。但我尊敬他们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我很想窥探一下这个被盛赞的人是怎样在名誉的光环下过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忍不住买来了《我们仨》。读之前,多少带着点“看你怎么装”的抵触情绪。读完之后,我对这个只能仰望的人物所有明朗的、不明朗的感情,都化作对一个百岁老人深深的心疼。

    这本书一定写了很久。写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时,杨先生大约还不能失去女儿和失去老伴的大集中恢复过来,所以虚构了“古驿道”,以此来逃避直面自己内心的痛楚。但即使有了这样的掩饰,恐慌和凄凉还是透过纸背,直达内心。读完以后,我快快地合上了,不想再度第二次。写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时,杨先生已经度过了需悲痛的时间,对女儿和丈夫的感情,已经从悲痛转化成深深的思念。她能够平静地会议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这个曾经经历过大风浪的、见过大世面的女中豪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和所有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记住的无非是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和温暖苦涩。她可以详细描写丈夫为自己做过什么菜,那些人在生活上帮过自己的忙。而那些惊心动魄的大事,反而轻描淡写的掠过。读来唏嘘不已。

    除了“死亡”这个永恒的归宿,每个人都终其一生思索“生命的归途”到底是什么。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人生的意义”吧。大家如杨绛,也无法逃避这个问题。感伤之后,思念之余,她也不忍写到“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但人生,哪里来的归途呢?来路,就是最好的归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来路是最好的归途——读《我们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lw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