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教育
刻意练习——你成为领域内专家的途径

刻意练习——你成为领域内专家的途径

作者: 不开心的林糟糕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20:50 被阅读328次

    因字数较多,提供目录供各位快速了解内容,选择是否继续阅读

    1. 关于一万个小时定律
    1. 如何刻意练习
    2. 了解你要奋斗的领域
    3. 设置目标、拆解要学习对象
      4.1. 设定目标制定计划
      4.2. 拆解学习内容
    4. 寻找反馈
      5.1. 反馈为什么重要?
      5.2. 如何获得反馈
    5. 投入练习
      6.1. 离开舒适区练习更有效果
      6.2. 练习的作用
      6.3. 不要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再去练习
      6.4. 在情境中练习
      6.5. 练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6. 你的瓶颈
      7.1. 01、试着用做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继续做困难的事情。
      7.2. 02、 克服特定的弱点
      7.3. 03、没有动机的解决之道
    7.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阅读建议
    8. 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本书

    关于一万个小时定律

    之前有分享《异类》的读书笔记,里面提到一万小时定律
    最近阅读了一些内容又把这个定律推翻。

    有时达到某一个领域内专家并不需要一万个小时,而有些人明明花了一万个小时,却没有成为顶尖专家,其中差异在哪里?

    在于刻意练习的水平,是否有目的地去练习

    《异类》给我的启发是,没有所谓的天才,他们背后都有大量的努力和付出。

    借用《刻意练习》里的内容

    意志力和天生才华,都是在事实发生后再赋予个人的优点。

    如何刻意练习

    就拿看美剧学英语来说:
    对比两种方法

    • 01、不看字幕看很多美剧,每次看新的美剧;
    • 02、同样不看字幕但同一集反复听,听完去对比自己和原文字幕的差别,错在哪里,之后再听,这集听完听下一集。

    你觉得哪种可以比较快地提升自己的英语理解水平?
    这里的差别在哪里?

    一个是提供了反馈,对不理解的地方着重加强练习理解

    对于刻意练习,个人总结如图

    刻意练习方法

    虽然我们不一定知道刻意练习,但其实我们在日常中常常有用到刻意练习,只是刻意练习的水平程度多少的区别,接下来详细叙述

    了解你要奋斗的领域

    快速了解你要奋斗领域的方法

    • 导师和相关行业培训

    导师已经了解所在行业,虽然不一定是好导师,但通过他们可以让你快速了解,也可以有侧重地教给你一些东西,让你少走弯路,知道你哪里有欠缺需要指引。

    当你发展到一定水平似乎限制住的时候,找一个更好的导师也是重要的。

    相关培训可以提供你了解要学习内容的途径。

    而且相关培训的好处是,你的同学都是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你建议和参考。

    • 领域内经典好书。

    有 3 ~ 5 本领域内好书,可以帮你建构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构成体系。

    领域内的书如果好到一定程度,或许就名声在外,如果领域内的人都和你推荐这本书,这说明这本书还是相当能说明问题的。

    举例:我虽然不是专业摄影的,但李涛老师的《数码摄影后期高手之路》一定是非常可以的。

    • 通过网络或专业论坛

    这点其实和找导师一样,网络是这个时代很好的工具。

    在专业论坛问大牛和看一些精品贴,都可以快速建构关于你要学习内容的认知。

    你要看一个平面设计师需要什么能力,就去招聘站看职位需求,这些都是真实的市场需求。

    通过以上,你可以基本了解这个领域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拆解开成几个部分,当然也有其它的途径。

    设置目标、拆解要学习对象

    01、设定目标制定计划

    设定计划是了解目标所需要各种能力后,制定计划的过程。

    目标可以是,达到要模仿摄影师的风格,或者是像某个作者一样的表达水平。

    自学者可能要注意,计划需要随时调整,因为我们自己对所学内容的分析是基于我们不是特别了解要学习对象的前提下制定的。

    所以自学过程中及时调整计划很有必要。

    02、拆解学习内容

    之前推送过 20小时快速掌握一门技能 里面有这样一个建议:

    决定哪些是你在结束技能后想要学会的,然后把技能你能拆分到最小的部分,因为大技能其实就是由小技能组成的。选定其中的核心技能,越快掌握这些核心技能,就越可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你的水平。

    比如当摄影师可能可以拆解成以下但不限于以下

    1、使用相机
    2、 布光、色彩知识
    3、 摄影后期
    4、 与人沟通能力和交谈业务能力
    ...

    以上只是一个初步举例,不一定正确
    这样初步分以后,可能有更详细的比如摄影后期里的商业人像后期可能包括

    • 熟练使用Photoshop
    • 会调整前期照片到一张正常照片的标准
    • 皮肤磨皮
    • 形体调整液化等
    • 肤色调整、颜色统一
    • 整体颜色调整
      ...

    以上作一个举例。

    寻找反馈

    01、反馈为什么重要?

    很多人一直范同样的错误很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压根不知道自已错了。

    又或者是

    错了但他其实不会去思考

    最近有这样的问题,去拍照发现经常拍回来照片很灰,但没有去思考为什么灰,这样不去思考问题继续拍等于瞎拍。

    按照我理解,应该去思考下,是相机自身机器的原因?还是我设置的参数与拍摄环境不合适?

    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继续进步的途径。

    02、如何获得反馈

    • 导师

    好导师的作用其实在这里就体现了。

    一个好的导师知道你犯的错误在哪里,基于他们对自己已经掌握技能的了解,他们会更容易知道你哪里有欠缺,他们可以很好地指出你的错误,并纠正。

    一个好的短跑教练会了解你各方面的能力,知道你的爆发力哪里不行,或者哪个动作阻碍了你提升水平。

    • 自学?
    • 一是通过网络和朋友

    你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发在相应的论坛上,微博上@给领域内大牛

    你说大牛为什么愿意理你? 平时多和他互动、多点赞、多提问、发的文章可以打个赏,多转发。

    反正就一个意思,给他提供传播和价值,让他注意到你,让人感觉你的好学上进,愿意努力。本质就是交换。

    别怕,如果对方觉得被骚扰,你大不只是了换一个ID,哪天你努力达到和大神一样的水平时,你可以在他旁边说

    “不知道你记不记得当初有这样一个傻*(和谐).......”

    .

    • 二是通过寻找标准的内容进行对比

    比如说学习英语口语,你可以通过音频和自己录音的对比听出来自己哪里不够好,努力达到电影里的口音。

    或对比自己模仿摄影师的照片,看看自己哪里不行差在哪里。

    这个阶段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因为你不是一开始就有辨别能力

    以前学素描,压根就看不出来自己错在哪里,学了一段时间后自己才发现结构不行过渡不好,但自己又经常不知道还有更哪些错误,因为我还没有到达那个水平。

    所以如果可以还是找个导师,或者在这个领域擅长的朋友,可以让你少走弯路。不过也看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具体而定。

    但这个步骤的目的是,知道你哪里做得不够,做得不行,知道有更好的方法,多去尝试。

    如果你的朋友们给你一个负面反馈,别着急肯定或者肯定,仔细思考下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有道理,不要盲信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投入练习

    01、离开舒适区练习更有效果

    我们看这样一张图

    学习

    对比从上到下,是不是一个反馈增多、需要的努力和思考也渐渐增多的过程

    教别人的过程非常考验能力,当初学习好的同学大多都很会讲题。

    一个是对外输出考验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一个是给别人讲题可能会出现一些你没有想到的角度,可以给你多一点思考角度,这样对自己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有了反馈,那么之后重要的是什么?

    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学习

    自己画的有点丑
    • 举个例

    练习投篮在固定位置你投得很准,你发现了这个事实后,却还在同位置练习,那么这个位置和距离就是你的舒适区,但你已经会了,要从这个距离角度离开,换个位置。

    但你的目标是会从对场三分线投中本场。

    继续说恐慌区:

    你可能从对同场三分线投同场篮筐你还可以适应,但从对场的三分线投另一场的篮筐?这个距离就可以算你的恐慌区了,一直在这么远投篮你会容易失去激情。

    要达成目标你会怎么做?

    你大概会从对场三分线和自已场三分线之间的距离开始一点点练习吧。那么这段距离之间就可以说是你的学习区,你会慢慢掌握技巧,要说最后从对场投中,也不是不可能。

    从上面这个例子你能体会到为什么要走出舒适区在学习区里学习了吗?

    NBA里经常有球星从超远距离投中,其实背后也是无数次练习量的积累,而不是运气。

    这里要说的是,走出你的舒适区,到学习区里,学习区里有很多甜蜜点,一点点拓张你的本领,才能快地成长。

    02、练习的作用?

    练习的作用是

    建立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是什么?

    它是我们在遇到具体物体、事件、观点等事物时,相应的心理结构

    也可以说,它是我们大脑中知识组块之间的高速公路,方便我们的工作记忆能快速地调用关于知识的组块,比如能投中篮时的那个标准动作。

    我们的身体偏爱稳定,在健身时,我们破坏了身体和肌肉的稳定性,我们如果坚持这种训练,身体为了适应变化就会增强新稳定性。

    大脑也会因学习新的内容产生不同的变化,同一个标准动作你练习多了,这个动作在大脑里的组块就会固定。

    我们动作不标准的时候会多练习并调整,这其实就是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

    书中举了大量实例,证明某方面能力用得越多,那么它对应的脑区域也越发达。

    这点告诉我们什么?

    大脑始终在一个动态变化中!

    专家的大脑和普通人的区别在,除了相应脑区域发达之外,面对相关工作时,他们的工作记忆可以调取更多相应的长时记忆组块。

    这就是心理表征在起作用了,也就是通过练习,你就在工作记忆和对应的长时记忆间架起了高速公路,练习就是在建高速公路的过程。(我的理解)

    而普通人的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组块之间的可能是泥泞小路,不好走。

    所以你要刻意重复和寻找那个正确的姿势保证你的大脑形成组块,并建设成了高速公路。

    练习带来的这部分能力应该是隐性知识显化过程

    用概念和程序解决现实问问题的能力。(策略知识)

    03、不要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再去练习

    很多人可能有这样的一些做法,比如学一门语言,要学好了,才会去和外国人交流,学习过程中找了一堆资料,每次都想看完再去练习,学习了一整套体系后再开始。

    这会成为拖延的借口。

    差不多的时候就开始练习,不要等看完说明书才去练习拍照,也不要不经思索就去拍照,深度思考是学习阅读里重要的本领。

    因为及时练习可以提供给我们反馈,纠正,让我们进步更快。

    04、在情境中练习

    什么是情境?

    你想要达成某个摄影风格,有特定想要模仿的摄影师,要模仿他可以说是一个情境,这可以为你提供很好的对比和反馈。

    比如说你在多种环境中实际操练知识,这可以说是多情境,多情境的好处是:

    比如你开车原来只会在平地上开这时你就是普通司机,可是等你开习惯了多种场地和天气,同样开车,你已经是一个老司机了,甚至可以赛艇,请带我上车!

    这就是说,在情境中(最好是多情境中)的练习增强了我们对内容的掌握
    再举例

    同样一句"I Love You."如果你认真听过世界各种口音(包括浓郁的印度口音)的版本,难道不会增强你对这句话的辨别能力?

    这个例子你是否对多情境有所理解?

    同样从考试来说,同一个知识点,经历多道考题和多种方式的折磨,如果你都掌握,那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你对这个知识的掌握就牢固了。

    05、练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我们学习里有几个学习误区

    • 只要努力就可以提升,刻苦=更加优秀
    • 长时间用相同的方法,对这个方法熟练了就是擅长这件事了
    • 认为能力天生,我们可能从小就不擅长数学、英语或者是写作能力

    以上都是错的。

    练习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这取决于你练习的有效性

    健身房有人每天练习得大汗淋漓,过了很久却还是没有肌肉,有的人每天过来练个半小时一小时,就练固定几块肌肉,但别人就是练得很匀称很有线条,效果奇快。

    差别在哪里?

    有没有有针对性地去练习。

    后者虽然练习时间少,但他的练习是非常有针对性,他们知道自己身体的各方面能力,知道哪块肌肉是需要更多训练才能有良好的形体,而且他们克服自己的舒适区,就算一个动作很辛苦,他们也会坚持练习。

    这里只是说练习的时间长不等于越有效。

    你会熟练使用一个方法,也不一定代表你擅长。

    你的瓶颈

    瓶颈是你达到你的极限了吗?

    人们往往不是在增长的极限,而是在努力提高时放弃并停下坚持。

    我们或许在跳出自己舒适区之后一段时间后,会突然发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很难,似乎我们跨不过去了,有什么方法?

    01、试着用不同的方法

    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继续做困难的事情。

    比如说考试复习记东西这点来说,你会发现你可能背到一定程度就记不下去了。

    如果你尝试过用一些记忆方法,如定桩法、或者是学习一点记忆内容编码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以前有推送过,效果是

    以前压根不会背的圆周率后 100 位,现在花了可能 10 分钟左右就背下来了。
    简直歪门邪道,但是他就是有效。

    有些纯粹学习主义的人可能会说,我就是爱学习,我为什么要用记忆方法,死记硬背才是真的学习。

    我也不说什么了,在 Coursera 上的 Learning how to learn 的课程里芭芭拉女士说了一个事实

    研究表明,使用了小技巧的学习者,通常会比没有使用方法的同学更具有创造力。

    如果你怀疑我是瞎编的可以直接去Coursera 听原课,别怕,有中文字幕。

    所以在你感到困难时候,试试用其它方法,而不是用同样的方式去做同样的事情。

    你对某些工作很熟练,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

    因为你觉得自己已经很高效了,这一切对你来说就等于是自动化,你不会思考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所以你要刻意留意,自己是不是陷入做事情的自动化程序里,而要对每次的练习都去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02、 克服特定的弱点

    一开始打字,你可能发现到一定熟练的阶段你就停滞不前,会经常有一些键位你总是按不准,如果你想提高你的速度,最好就是对你不擅长的键位多加练习。

    这很像木桶效应,通常你的短板限制了你的整体能力。

    就像一个偏科的人,他在坚持努力擅长的这科外,应该努力提高自己最不擅长的那一个科目。

    通常擅长的那一科可能提升慢,但对于不擅长的科目一提升,整体就容易上去,这是大家很早就明白的道理。

    03、没有动机的解决之道

    大多时候并不是你到达了你的极限,而动机消失了。如何保持动机?

    •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 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

    •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

    这部分在以前推送中,关于 习惯养成 里的说到 微习惯 的部分有所相似

    重要的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小到不可能完成不了的目标,每天一下俯卧撑如此之类,坚持对自己监督这一过程的进行,并打卡,但每次都比自己预定的目标多一点,做两下三下二十下。

    如此坚持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做俯卧撑倒有点难受,可那么可以说你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
    以上是微习惯的养成的小建议,这里简单举例。

    • 防止注意力转移

    我们在练习中,可能会经常有其它事情出现,我们一直不断告诉自己,这个部分也很重要,也要去做,这很容易导致你分神做不好当下的事情

    也就是所谓的贪多嚼不烂

    应对方法有

    • 找出影响你注意力的事情
    • 控制你做这件事的时间
      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失去专注,也会形成很大的阻力,记住练习时间不是越长越好。
    • 每天规划出固定时间给你要练习的内容
    • 强化前进的动力

    前进通常有一点信念的作用,比如小孩为了获取父母的认同会努力做一些事情,你的动机从哪里来?

    你的动机可能有

    • 成为专家赚更多钱(不要对金钱感到可耻!)
    • 改变自己矮穷挫的命运,追上心中的白富美
    • 为了自己吹过的牛逼

    比如我写推文的动机

    • 更好地读书,理解书本内容
    • 获取反馈,表达出来后容易听到别人的不同意见,容易认知到自己的认知误区
    • 增长粉丝(真正目的!)
      ...

    我们还可以的方法是,将有同种动机的小伙伴聚集在一起,设置合理的目标一起奋斗,这里书中有说详细建议。

    对比原书可能侧重和内容会有所欠缺,读完这本书收获还是挺多的。

    对读书笔记我的看法是,如果我一篇笔记能说明白的事情,一本好书为什么要用那么字来累述,前提,好书,有的书差不多20分能看完,有的书可能要好几天。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阅读建议

    原书阅读推荐指数:★★★★★

    行文稍微冗长,实例很多,可能想用事实举例来详细说明一些原则吧,例子部分可以快速跳读,找结论。但有一些例子,比如说学英语,学写作,可以从里面参考得出自己关于学习的一些方法,有挺大的借鉴作用,读书方法以前有推送,不累述。

    从哪里可以找到这本书

    版权意识较强 / 非纸质不读者

    • 实体书籍购买,淘宝、当当、亚马逊
    • 电子书,亚马逊豆瓣等渠道可购买
    • ** 微信读书 十个读书币可获得,微信读书可以用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获得一个读书币最多可以每周10个读书币,注册就送读书币。(本人阅读渠道,相当于免费,强烈建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刻意练习——你成为领域内专家的途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oog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