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谁的诗?妙在何处?
前言
这两句诗很有名,出自南宋时期诗僧志南的七言《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其实有叙事、有人物、有景物,虽然没有直接抒发诗人的情感,但是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闲适。
这首诗并不像一般僧人作诗的风格,倒是很像一个普通的山水田园诗人。
欣赏这首诗,有几个方面的可以关注一下。
一、诗家语的倒装
这首诗中,四句中有三句用了诗家语中常见的倒装法。
杖藜-扶我-过桥东。意思是:我扶-杖藜-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意思是:杏花雨-沾衣-欲湿。
吹面-不寒-杨柳风。意思是:杨柳风-吹面-不寒。
我们在古诗词中常常见到倒装的句法,这种方式有的是为了符合格律要求,有的是为了突出重点。
另外,倒装还可以在一句之中产生婉约曲折的感觉。
二、对仗之美
绝句只有四句,本身并不要求对仗,因此是否对仗随意。绝句的对仗有三种方式。
1、四句皆对
例如杜甫的《绝句》四句皆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四句都不对
也有的绝句,四句完全没有对仗,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两句对仗
有的绝句是前两句对仗,例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前两句对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而志南的这首《绝句》后两句对仗: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如果四句皆对,很容易令人感觉过于刻意。后两句对仗,写不好的话,会让人感觉写了半首七律,没有写完。
所以绝句的对仗贵在自然,读者能够被诗中境界所感染,最好感觉不到对仗。
三、孤平救拗与对句救拗
这首七绝还用到了孤平救拗,与对句救拗,这是律诗中常见的救拗方式。
1、孤平救拗
孤平,是格律诗的大忌,这首绝句是一首标准的律绝句。在第四句中,诗人使用了孤平救拗的句法。
吹面-不寒杨柳风。这个句式是 “中仄-平平仄仄平“”的变格:中仄-仄平平仄平。第三个字应该平声,但是“不“是个仄声字。救拗的方式是,第五个字必须用平声。平声的“杨’,仄声的“不”。
2、 对句救拗
另外还有一个半拗体救拗的句式。
沾衣-欲湿杏花雨,中平-仄仄仄平仄。 第5个字的位置应该是平声字,但是用了仄声字:杏。这种句式叫做半拗体,可以救拗,也可以不救拗
半拗体的救拗,是出句拗,对句救。
吹面-不寒杨柳风。中仄-仄平平仄平。杨,这个平声字,既是孤平自救,也是救了上联“杏”的拗。这是一种双救的方式。
四、两个特殊的字
在古诗词中,常见到今天与古代平仄不同的字。
古木阴中系短篷,阴,这个字是指树荫的的荫,但是为什么在这里用“阴”而不用“荫”呢?
阴,是平声字,荫,古韵中是仄声字。例如李白的《秀华亭》:
遥望九华峰,诚然是九华。苍颜耐风雪,奇态灿云霞。曜日凝成锦,凌霄增壁崖。何当余荫照,天造洞仙家。
何当余荫照,平平平仄仄。荫,仄声。
又如宋朝嚴粲的《宿澤心》 :
自從孤棹背鄉關,幾度麻姑夢裏山。此地不知何洞府,石間松蔭水潺潺。
石間松蔭水潺潺。蔭,即荫,仄平平仄仄平平,蔭,仄声。
还有一个字,“湿”也要注意,今天是平声,古韵是仄声:
沾衣欲【湿】杏花雨,平平仄【仄】仄平仄。
湿,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入声字。
结束语
志南是南宋的一个诗僧,传世作品不多,生平不详。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中曾经记载,朱熹很欣赏志南的诗,说其诗:
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
“蔬笋气”,苏轼《赠诗僧道通》诗云:“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自注:“谓无酸馅气也。”“酸馅气”,是贬义词,表示僧人诗词的特有腔调和习气。
志南作《接晦庵荐志南书有作》,来感谢朱熹的推荐,诗云:
上人解作风骚话,云谷书来特地夸。杨柳杏花风雨后,不知诗轴在谁家。
云谷,朱熹有号叫做云谷老人,能得到朱熹书信赞赏,看来志南也不是普通任务,可惜他的故事太少了。
@老街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