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程
上午睡到十点多,本来打算不去干活来,几个朋友还是想来,就还是一起来看看。朋友今天回家,本来想去玩,但因为要去看活,我姐说一点来,我还想去洗个澡,就没有时间去找朋友了。
洗了个澡,买了点早餐,和朋友就来干活了。本来因为下午还能找朋友,下午就正式工作了。
寒假工
就像人体会对移植的器官有排斥反应一般,对于我这个在学校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学生来说,来到一个公司或是工厂,怎么说都有些不适应。
不知是读书太多还是如何,做任何事情都想求一个“意义”,记得高考完和姐一个亲戚家玩,有个姐在一个直播挂号挣钱,要先付六元开会员还是买钻石,我弄了一下,后面觉得太浪费这种无谓时间,就不想弄了,我姐说至少要把那六元挣过来,我就不太想弄。相反,各种知识付费,很多时候到不怎么犹豫,把时间用来听讲座,就不觉得浪费。
在这里工作第一个就是“意义”问题,得亏还是生产的口罩,也是为抗疫出力,不然普通的工厂,去哪里找什么意义。而在学校,教育意义则是巨大的。
第二个就是社会关系,学校和社会的社会环境差别非常大,学生都非常的好,因为平日虽然是学习知识,但教育不仅这么简单,早就在各个方面培养了德行,没有知识那么简单。所以学生品行都很好,而工厂里的人,就复杂很多,不知道该不该相信。
但是实际上我还是比较期待的,因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里就是一个“劳”字,金一南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过,他十七八岁当工人的时候,能干很长时间,甚至机器出了故障自己受了伤还能继续干下去,被领导说是天生的好技工,他在任何方面都做的很优秀。那么我在工作中也是有很大的激情的,先忘掉自己的学生身份,一心一意,潜心学习。
如果从初中开始,每个假期都体验不一样的暑假班,倒也很有意思,只是我没有这种机会了,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安排上。甚至这个工作父母也是比较反对的,好不容易回趟家希望在家里好好休息休息。
自己还是喜欢学校,但是体验非学校的工作也是必要的,因为赶紧更锻炼人,希望自己假期好好把握,然后毕业后看看能找点外面的工作也很好。
一个新地方,作息时间,工作内容,吃饭住宿都完全不同,只是始终觉得不如学校自在。
其实这次还是比较幸福的,因为我姐夫就在门口当保安,刚刚给我个垫子,还问缺什么,没有水杯和拖鞋,又跑来给我送,亲人的爱是伟大的。 宿舍环境很好,住一起的三个人都是一起来的同村好友。我的工作和他们不同,他们都是按照时间来的流水线,我是跟着一个人做消毒工作,不按时间来,可能半夜还要去,但是白天休息的时间很多,交际方面锻炼也比较多。
幸福
我的父母对我没有任何要求,只是因为我成绩还好,也没有让他们操过孩子不想上学的心。
今天去集上买油条豆腐脑,便想起若干年前的某个假期,自己不想起床,就不去赶集,让我妈去赶集顺便买饭,我妈很乐意从来不会说赖床啥的,然后我睡够了吃一顿美餐,回想起来甚至都觉得幸福。
认识父母,理解父母,是很重要的。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也都是值得理解,但任何培养孩子的方式都可能出现不合适的地方,所以很多关系可能都会出现矛盾,都需要慢慢相互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