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晖政治课》第六讲 劳动与资本两要素谁占优势?

《秦晖政治课》第六讲 劳动与资本两要素谁占优势?

作者: 赵不歪不正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17:53 被阅读0次


    平等化不是由于高增长,而是由于双顺差

    为什么在西方不平等会重新扩大呢?皮凯蒂用R>G来解释,认为只有高增长才能带来平等,可是当年搞进口替代型高增长的拉美国家,其实并没有因为高增长而造成平等。照我看来导致平等的原因不是高增长本身,而是资本贸易双顺差导致的,全球化背景下资本和劳动市场稀缺格局的变化。那些资本输入、商品输出的国家有利于劳动要素,所以东亚在双顺差、高增长的时期,都有明显的平等化趋势。但这个平等化不是由于高增长,而是由于双顺差造成的。

    所谓的双顺差就是一方面贸易有很大的顺差,本国大量出口商品,而且是出口比较廉价的商品,所以很有竞争力。那么另外一个顺差就是资本上的顺差,所谓资本项目顺差就是大量的外资涌入这个国家,在这个国家盖了很多工厂,然后向世界输出商品。这不但会带来经济的高增长,而且对于一个经济体内部要素回报的分配也会起很大的作用


    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者强调所谓的“阶级”,而自由主义经济学是不讲什么阶级的,但是即使不讲什么阶级,自由主义经济学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生产要素,它们要在一个契约的背景下结合在一起,然后才能有经济产出,这个经济产出中各个要素的所有者都会得到各自的回报。讲的简单点就是你投入的劳动要素,你就可以得到工资;你投入资本要素,你就得到了利润;你投入的土地,也就可以得到地租;你投入了知识产权,那么你就可以得到专利费等等。

    马克思的解释

    我们从事实判断上来讲,不同要素的所有者就近乎于马克思讲的不同的阶级,比如说劳工阶级,一般认为他投入的要素就是劳动;如果是企业方面,投入的就是资本。他们投入这些要素以后,市场经济运转起来就产生回报,回报会在这些不同要素的所有者之间带来分配。以前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只有劳动得到的回报才是正当的,如果是资本得到的回报就被认为是不正当的,被叫做剥削。

    当然自由主义经济学是没有剥削这个说法的,而且由于中国的现实经济越来越向市场经济发展,在中国你要说资本要素的回报是剥削,那在现实政策中就会产生非常大的抵触。因此中国现在也采取了一些比较变通的说法,鼓励人们不仅要得到劳动收入,而且要得到所谓的资本性收入。什么叫做资本性收入?讲的简单点就是投入资本要素你得到的回报,这就是所谓的利润、利息这些东西。

    生产要素简化为资本、劳动

    那么皮凯蒂这本书其实是把要素回报之间的博弈做了很大的简化,他只是讲资本和劳动这两个要素,他认为其他所有的要素都可以化约为这两个要素。这一点是有人批评的,像张维迎先生就讲了,他说市场经济中的要素多样化是很普遍的,决不能仅仅变成劳、资二元的对立,好像除了劳动和资本就没有别的。

    我承认是这样的,而且劳动和资本本身就是有各种各样的,比如你投入的劳动,可以是一种科学家的那种高智力的劳动,也可以是背麻袋扛大包的劳动,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投入资本也有各种各样的,比如你是股市中的一个小股民,和庄家一样都是资本性投入,但是这两者的区别是很大的。

    但是我们也可以讲,从逻辑上不管资本是两个还是多个,即使是要素再复杂或再简单,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说在一个自由经济中,假如没有外在的强制,这些要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契约,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自由主义者的解释

    自由主义者认为那是一种完全平等的关系,因为谁都不强迫谁,你来打工是自由的,我雇你也是自由的,谁都没有对谁施加压力,你觉得在我这里待的不好你可以走,我觉得你干的不好我也可以把你解雇了,我们双方都是自由的,这怎么能谈得上什么不平等呢?那么自由主义者,尤其是经济自由主义者,他们一般不认为这里是不平等,他们认为既然是契约那么就是平等的。


    要素表面平等,实质上不平等

    马克思主义者他有一个说法,叫做形式的平等背后隐藏着实质的不平等,这个形式的平等指的就是契约的平等,表面上是谁也没有强迫谁签订这样的契约,但什么叫实质的不平等呢?它是指在签订契约过程中,讨价还价的实力是不平等的,而这一点实际上自由主义经济学也是承认的。也就是说我跟你签订一个交易,从形式上来讲我们谁都不强迫谁,只要签订了契约,那都是对双方有利的,道理很简单,只要有一方认为对他不利,那么他就可以不签。

    市场经济学一个很重要的主张就是认为市场经济对所有的人都是双赢的,或者是多赢的,没有人吃亏的,因为道理很简单,只要是自由经济,吃亏的人可以不干,他之所以干,就是因为他认为这是不吃亏的

    原因:要素定价权不一样

    可是这里我要讲,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们讨价还价的实力是不一样的,有些要素的所有者比另外一些要素的所有者有更大的定价权。我们知道过去的一些左派宣传,往往指责一些无良的资本家,指责他们经常讲一些很伤人的话“我就给你这个条件,就这么点工资你爱来不来,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你不来还有大量的别人来”。

    那么这样一来,这个劳动的谈判的实力就很差了,用马克思的说法就是,虽然没有强制性的纪律,但是作为工人总是要就业,而就业的条件就是这个样子。其实并不是由于强制的纪律,而是由于经济的纪律,你不得不接受这个很糟糕的条件。马克思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如果我们先不去做价值判断,我们先不讲这个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只就这个事实本身而言,我认为这里是有个问题的,这个问题的本质在哪呢?那就是劳动要素这个要素,一定是由于它这个要素本身是劳动,就决定了他处于弱势状态,如果这个要素的本质是资本的话,它就一定属于强势的状态吗?其实好像并不是这样,我们知道在另外一些市场中,当然这种市场不是大概率现象,但是的确有这样的现象,在一些市场中资本要素的所有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是很低的,而劳动要素的讨价还价能力倒是很强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市场或者资本市场

    例:华尔街的劳动要素稀缺

    我们知道华尔街,尤其是2008年西方的金融危机出现以后,大家对华尔街都很有意见,于是就有了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很多人都认为是华尔街害了他们,可是华尔街只是一条街,这个街道本身不可能害什么人,所谓的华尔街指的是华尔街的那些大公司。而你说那些大公司害人,那么大公司内也有各种各样的人,大公司有很多从业人员,比如说经理人员,也有大量的股东。没有股东就不足以成立公司,所谓的公司其实就是一大堆的股东投资了以后,然后雇一些人来替他们打工,经理理论上就是打工者。如果说华尔街的公司和生产行业的公司其实在雇佣关系上是一样的,都是投入了资本的股东雇佣了投入劳动的打工者,即使你贵为经理,假如你没有投入资本,那么你也是一个打工者,就是所谓的高级打工仔。

    大家都知道,2008年的确有很多问题是起源于华尔街的,可是我们要问,起源于华尔街到底是起源于华尔街的什么人呢?是起源于华尔街的经理人员呢,还是起源于华尔街的股东呢?其实华尔街的那些大公司主要是投资公司,投资公司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股东遍天下,而且股东非常之多,一个大公司往往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股东,他们分布在世界各个地方,根本就没有什么股东是在华尔街的。真正在华尔街呆着的是那些公司的管理人员,尤其是经理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们认为华尔街坏事主要是指的那些经理坏事儿,那么这些经理人到底坏了什么事儿呢?

    我们当然可以肯定这些经理人中个别人就是骗子,就像2008年的时候在美国被抓起来的所谓的金融骗子麦道夫,这个人本身就是没有任何投资的,而且他这个公司的经营绩效也很差,他通过瞒报欺骗股东,不断的让股东投入,结果都被他给折腾掉了,那么他就构成了一个金融庞氏骗局。我相信华尔街中像这样的骗子还是少的,但是华尔街也的确存在一个现象,就是经理人不顾风险,股东控制不住他,他可以做种种非理性的炒作行为,真正出了问题,风险就是股东的。大家愤愤不平的一点就是在经济危机出现崩溃,股东都亏了一塌糊涂,但是他们还是获得高额的回报,这一点是大家都非常的气愤。所谓占领华尔街其实就是针对这些人的。

    经理人提供劳动要素

    我们要根据要素来区分这些人到底是资本要素的所有者,还是劳动要素的所有者?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些人是两者兼有的,既是股东,又是管理层,而且现在有些人还在提倡管理者持股。不过就西方公司结构的基本状况而言,还是有所谓的两权分离的,所谓两权分离就是管股东不是管理者,管理者不是股东,至少不是大股东。那么像这样的状况,你说在华尔街这样一个独特的市场上,居于强势地位的到底是劳动要素所有者呢,还是资本要素的所有者呢?

    华尔街让大家觉得愤愤不平的就是华尔街的这些经理人耍了股东,为什么耍了股东呢?因为股东没有办法控制经理人,经理人居于强势,那么为什么在华尔街这个市场经理人可以继续强势呢,为什么资本投入者成不了强势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资本市场或者说金融市场天然就是一个资本过剩,而劳动稀缺的市场,我们知道这里的劳动者当然不是指的背大包的,而是指的金融公司的管理人才,金融公司的管理人才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控制了这些稀缺资源的人他就可以漫天要价。而在这种资本市场上是不缺资本的,是不缺股东的,股东多如牛毛,股东本来是过剩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股东当然就不可能是居于强势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市场经济中真正的不平等其实不是固定的,我这里讲的不平等是指的马克思讲的那个实质的不平等,也就是说没有谁强迫了谁,但是讨价还价的能力你就是不如别人。市场经济是什么?市场经济就是物以稀为贵,市场经济的这个讨价还价有利于稀缺要素,而不利于过剩要素,大家想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在一般的市场中劳动要素是比较过剩的,(我这个过剩完全不包含对劳动的歧视,它只是一个事实判断),讲的简单点就是供过于求,市场中如果劳动的供给是过剩的,资本的供给是不足的,当然劳动的谈判能力就比较差,而资本的谈判能力就比较强,劳动就不得不接受资本给定的条件。如果劳动很稀缺,资本家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如果在一个高度民工荒的情况下,那资本不提高工资那是不可能的。

    佃农与地主的博弈

    那么其他的经济契约也是一样的,比如说佃农和土地出租者到底是谁强势?在中国的历史上,往往说地主是强势的,可是中国的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初年,佃户是非常强势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一场战乱过后地广人稀,土地都是荒芜的要找人种,劳动却很稀缺,这个时候不光是佃户,甚至连长工都可以漫天要价。一个佃户面对着三个地主把土地出租给我,那我当然就挑选地租最便宜的一家去种,反正是地主很多,而佃户很少。

    在一个王朝初年,一般来讲社会矛盾比较缓和,很重要的原因不是什么土地分配更平均。有人说在一个王朝初年,农民战争以后地主受到打击,农民都成了自耕农,其实这完全是胡扯的。王朝初年土地往往也是很不平均的,但是王朝初年有一个条件,就是那个时候天下大乱以后人口耗减的很厉害,劳动力非常稀缺,因此那个时候你即使不是自耕农,你是佃户或打工者,你也有比较好的积累的条件,你可以漫天要价。但是到了后来就不行了,后来人口越来越多,而土地只有那么一点儿,土地越来越变得稀缺,劳动就变得越来充足,那最后就反过来,变成了一块地八九个人都要租,那谁出的地租高,地主就租给谁,你的地租不够高,我就解除这个租约。


    我们看到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不仅是有资本和劳动这两种,但不管有多少种,我刚才讲的这个道理都是可以成立的,你哪怕有一万种也是稀缺的更占优势,过剩的要素就是吃亏,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晖政治课》第六讲 劳动与资本两要素谁占优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di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