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理学# 吃的文化

#心理学# 吃的文化

作者: 潜水鱼一尾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4:34 被阅读0次

    很多人应该听过这句话:最好的生活是娶一个日本老婆,开一辆美国车,雇一个中国厨师。所以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举世闻名的,佛跳墙、满汉全席、八大菜系,甚至在很多吃货眼中中国地图就是一张饮食地图。因为互联网商业的冲击,很多线下商业步履维艰,唯有餐饮一枝独秀蓬勃发展,几乎是所有shopping mall的扛把子。

    作为一个拥有中国胃的我,中国菜毋庸置疑是我永远的爱,但是走了那么多地方,不得不说依然有很多地方的饮食深深吸引着我,法国鹅肝、日本刺身、意大利披萨……但是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似乎远不如中国发达,当你提起这些国家的时候,大部分人并不会第一时间想到饮食。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中国?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分为五个时期: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俄狄浦斯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20岁)。不同阶段的心理满足来自不同的感受,比如口欲期的时候婴儿用口感受这个世界,肛欲期的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创造物,俄期开始感觉到了性别差异并且异性相吸。

    按照这个理论,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巨婴国》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结论:中国人整体仍然处于口欲期,这也是中国餐饮遍地开花的一个最根本原因。与之相比,日本和德国处于肛欲期,所以秩序和自律是这两个国家最为大家道之的。只有一些北欧的发达国家进入了俄狄浦斯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入到了一个成熟发展期。也许就是因为该理论的石破天惊,《巨婴国》成了一本禁书。

    抛开这个理论不谈,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在想什么?饥饿?虽然我们常常把饥饿放在一起诉说,但是饥不等于饿。“饿”,在古汉语中指:“因饿而成疾”。即快要饿死了。现代汉语中还用的一个成语“饿殍遍野”中的“饿”就是此意,而“饥”在古代仅是指稍有饿感。所以我们现在大部分时候都是饿而非饥。甚至更多时候我们大快朵颐是因为心里有个大大的洞需要去填满,《瘦身男女》中郑秀文因为失恋胡吃海喝而爆肥,不正是很多现代人的写照吗?2017年已尘埃落定,在这一年里,中国餐饮业年收入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此数据比起2016年又增加了大概0.5万亿。我们真的需要吃这么多东西吗?还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缺少了一些精神上的富足?

    为了吃,我们付出了什么?总体来说,全世界141公顷的耕地中,有将近1/3是用来种植动物所需的饲料。如果我们把作物的副产品也算进去,那在某些方面来说,全球有3/4的耕地都被用来制造动物的饲料。根据联合国一份农业发展报告的估算,畜牧产业总计使用了70%的农业用地。也许是时候适当地调整一下饮食结构了,多吃蔬菜少吃肉,纯素食如果害怕营养不均衡的话可以考虑蛋奶素,当然,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我们进食是真的因为饿,因为饥,还是因为空虚?觉知是改变的第一步,下一次,祝你真正享受每一顿真实的美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理学# 吃的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ds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