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何不提倡“倾尽全力”

为何不提倡“倾尽全力”

作者: 蓉儿迟 | 来源:发表于2019-08-06 12:12 被阅读0次

    “倾尽全力”是一个相对概念,而这个概念在实施的范围、内容、时间方面也是有限定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因为人不可能随时随地随事达到这个程度。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日与弟妹聊天,谈起侄子的学习,弟妹深感无奈,她复述老师的话:孩子没有百分百的用到力,看起来总有些漫不经心。

    对老师的话我有不同的看法。诚然,重点中学的老师是及其尽责的,他们为孩子好的心天地可鉴,但有时和父母一样,也难免把学习的主体——孩子当成了机器,要求百分百地用功,要求倾尽全力。

    其实侄子学习很好的,只要用功,成绩便直线上升,从这点考虑,对他要求严格些是对的。但毕竟高中学生压力太大了,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中适当地溜号、开些小差,甚至偶尔困倦地睡着了,也是可以理解的。人终究不是机器,怎么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倾尽全力地去做一件事情,且仅是一件事情呢!


    “倾尽全力”意味着个体在时间、精力、金钱等方面的最大化支出。而这个最大化还是有说法的,不同的人对之的理解也不同。例如,有人的“倾尽全力”是睡眠仅为4、5个小时,有的人可能必须保持6个小时。但这个最大化如果理解为达到生命的极限,那么应该是不会产生异议了。

    但如果真这么做,且长时间这么做,那就太可怕了!

    极限的前方通常就是崩塌、断裂,是死路一条。这是符合辩证规律的。因此,我们的古人总说“话不说绝,事不做尽。”在金钱、时间、精力的使用上也应如此。

    尽管我们在学习、工作的特殊阶段需要密集付出、突击完成任务,但这通常都是短暂的,不会是常态。如果是常态,那就应该警惕了,应该做出积极地、负责人的调整了。

    所以,尽管我认同老师的责任心和好意,但我并不认同这份“百分百”的说法。


    “倾尽全力”地做事、学习应该是基于热爱和价值认知基础上的积极选择,如果被逼迫着进行,必会遭到反抗,即使挨到了终点,内心长久压抑所带来的愤怒也必会推动孩子走向家长期望的反面。

    所以,做人做事“留有余地”是对自己的呵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人性充分认知基础上的尊崇。


    所以,我们只要做到我们认为的“倾尽全力”就好,而无须迎合别人眼里的那个无法估量严苛程度的目标要求。因为他不是你,不知道你在课堂和工作之外是如何努力的,更不知道你的心路历程是如何的波澜激荡。有些看似的溜号、假寐,可能恰是他自我调适、休整的行为,更可能在头脑中推演着某一道难题,因为你看不到他的思维。就如同我自己,经常发呆,看起来无所事事,其实内心思维激荡,古今知识交叉穿梭、串联,即在思维的跑马场上,万物鲜活,热闹非凡。


    为什么不提倡过度使用“倾尽全力”一词,因为我们真的需要留一些气力给呼吸、给血脉运行、给站立行走、给思维情感、给生活、给未来。

    而未来,更长!

    图片来自网络

    (写于2019年8月6日,努力,但更要学会呵护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何不提倡“倾尽全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ei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