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处处净土,处处安心——《金刚经说什么》读书摘记18

处处净土,处处安心——《金刚经说什么》读书摘记18

作者: 江湖微冷 | 来源:发表于2023-10-04 06:00 被阅读0次
    第十八品  一体同观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眼者心之机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这是佛学里所说的五眼,五种眼睛的分类,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来问,“须菩提,于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佛有没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这里没有讲“佛”字,而讲“如来”。如来这个名词代表形而上的道体,一切众生同于诸佛菩萨心性之体,就是生命的根源。他说这个里头有五种功能,所以叫做五眼。第一种是肉眼,就是与我们一样的,是父母所生的肉眼,也就是现在我们的眼睛。肉眼能看物质世界,我们一切的感觉、知觉,都是经由眼睛而来。

    这个肉眼跟心是连带一起的,所以很多的经典,心与眼同论,在讲到心的道理时,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个开关,所以心与眼关系非常密切。道家的《阴符经》就说:“眼者心之机”,眼是心的开关,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关系,譬如孟子讲到观察人,特别要观察眼睛。

    所谓一切病由业而生,善有善业,恶有恶业,业由心造,都是绝对唯心的道理。

    现在佛问,一个成了佛的人,有没有普通的肉眼?那当然有,肉眼就是看物理世界这些现象的。

    第二种是天眼,我们普通人几乎是没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质世界,譬如说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于看到其他的世界。

    天眼有两种。一种是报得,是多生多世修持,修定,才有这一生的天眼业报;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有这个能力,是善行的报应所得的结果。另一种是修得,是这一生修来的,因为修戒、定、慧的成就,这一生成就了天眼。

    天眼不是多长出一只眼睛来,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种功能。得天眼通的人,也与我们普通人一样,但他自然会看到多重的世界。

    修持做工夫的人,气脉到了后脑,视觉神经受到刺激,眼睛里经常出现许多幻象,那可不是天眼通!不要弄错。真正有了天眼通的时候,则目光清澈如电,看得非常透彻;换句话说,物质东西不能障碍他,他的眼睛自然有透视的能力。

    春秋战国时候有一个医生名叫扁鹊,据说他有一次碰到一个神仙,给他一个能透视的宝贝,他的眼睛就变得比X光还要厉害,可以看到人的五脏六腑,所以他的诊断就不会有错。还有许多唐代以后的记载,有人的眼睛天生就会看风水,能看地下几丈深,不需要探测器,地下的水脉,他看得很清楚。

    像这一类的眼还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报通的鬼眼,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法华经》上所说父母所生眼,必须修持定力到了,这双肉眼才能够看见十方世界一切东西。

    肉眼是观看物质世界通常的现象,天眼则能够透视到肉眼所不能见到的世界;所以天眼是定力所生,是定中所得的神通力量。当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极点时,可以穿过一切物理的障碍,就是所谓的神通。神通必须是定力够了,所谓精、气、神充沛了,才能做到。

    慧眼 法眼 佛眼

    再进一步是慧眼,慧眼也离不开肉眼,也是通过父母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所谓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显现;因为修定而发慧。这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变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这个慧眼。

    智慧怎么变成力量呢?我们普通聪明人,想一个道理想通了;譬如说抽烟对肺不好,应该改,道理上通了,但习气改不了,因为慧没有力量。又譬如脾气坏,贪、瞋、痴,道理上都晓得,就是扭转不过来。尽管研究佛法,道理上讲得很通,碰到事扭转不过来,这是慧的力量不够,也就是不能证果,不能成道的原因。

    所以真正的慧眼,是智慧的力量够了才能成的。

    法眼又是什么眼呢?慧眼观空。而能够真正认识自性空、空性的体,就是法眼。法眼观一切众生平等,非空非有。只落在空,还是小乘果的一边,要能够真正观空里的妙有才行。在凡夫的境界来说,是性空缘起;在悟道智慧境界里来说,是真空起妙有,这是法眼的道理,是平等而观。

    第五种是佛眼,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观一切众生只有慈悲,只有慈爱。慈悲是两个观念组合起来的佛学名词,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爱,至善的爱;悲代表了母性至善的爱,慈悲是父母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无条件,平等,所以叫大慈大悲。佛眼看来,一切众生皆值得怜悯,所以要布施众生,要救度众生,这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平等。

    真正学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本身一定具备了这五眼。如果说,世界上有人顿悟而成佛,立地就转而具有这五种功能的话,那么他所证的佛法,大致就是对的;如果在理论上认为自己悟了,而这个五眼功能没有发起,那是自欺欺人之谈。

    所以我们晓得佛说的五眼,是戒定慧到了所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法门,这也是每一个人本性所具有的功能,只是我们因为没有经过修持,所以发不起来。假使经过修持,我们生命的本能中,自然就发起五眼的功能,这是第一层问题。

    第二层问题,《金刚经》讲到这里,佛为什么突然提起来五眼的问题呢?他自己问,下面又没有做结论,至少对于五眼这一段,他只提出来问题,接着又讲别的去了,其中的道理在什么地方?

    这代表见处,所谓明心见性的见。真正达到了有所悟证,明心见性,这一见之下,真的现量境呈现,它自然具备了五眼的功能;所以见处即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之见。在《金刚经》这一品中,没有把这个奥秘说出来,但是我们真研究佛法,看佛经的经典,这种地方不能放过去,它的问题就在这里。接着佛又说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又提出来第二个问题,把眼睛检查完了,又来检查沙子;再问须菩提,像恒河里头所有的沙子,依你看,在佛的眼睛看来,是不是沙子?

    我们假使先不看《金刚经》,照现在一般年轻研究佛学禅宗的人问起来,很多人一定说,佛眼看到这些不是沙啦!再不然,花啦!什么啦,神里神经,这样都是不老实。你看!须菩提答得很老实,当然看到的是沙子,难道佛的眼睛有什么不同吗?是沙子就是沙子,非常平实,所以你说佛看到人家哭了,而说笑了,那不叫做佛,那叫做神经!他看到哭就是哭,非常平实,所以这里要注意!

    你如果说,佛的眼睛看这个世界是空的,请问是谁说的?佛看到恒河里的沙子就是沙子,看到这个世界,水泥就是水泥,墙壁就是墙壁,同我们一样,没有两样。要特别注意这种地方!不然学佛的人就流入一种毛病,叫做高推圣境。讲好听一点,把佛的境界推测得太高远,假想得与人完全两样,那是不平实的。

    高推圣境的结果,往往变成一种不正观。不正观就是不正的思维,不正的思想,变成神经了。所以,《金刚经》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把你一切的妄念都切断了,真正的佛法,平常就是道。

    所以佛问须菩提,佛眼看这个世界,恒河里的沙子是不是沙呢?须菩提说当然是呀!佛的眼睛同我们的眼睛看的一样,沙就是沙。如果你问佛怕热否?那么假设佛在这里的话,我们的答话,佛在这里一样地怕热,还是要我们开冷气才可以,除非他是化身来。化身就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他肉身报身在,冷暖饥寒一样地存在,一样地感受。在这些地方要特别注意,所以圣人也都是人,佛也是众生修成的。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

    佛问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像我们印度这一条恒河里的沙,你看数目多不多?假如每一颗沙子代表一个世界,如是沙,等,这个“等”字是单独的一句;每颗沙代表了一个世界,而每个世界里像恒河沙那么多的恒河,每一条恒河里又有很多的沙子,而每一颗沙子又代表了一个世界,世界之多,多到不可限量,不可数说。用这个比方形容恒河有多少条,已经数不清它究竟有多少了。他说,你说这个数字多不多?须菩提说,当然很多啰!世尊。

    佛在这里是说明,虚空之中佛世界多得无数,释迦牟尼佛同时表达一个观念,站在这个娑婆世界,师道教化的立场上告诉我们,在他方世界,像他一样智慧成就的佛,也一样多得很;也就是说十方三世有不可数的,无量诸佛。他不但把众生看成平等,把成就的众生也拉下来与大家一样平等。一切平凡得很,并不是说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们都不能成佛,都要听我的。没有这回事,那不是佛法了,佛法一切众生平等,一切诸佛也平等。每一个佛教化一个世界,虚空中有无量数的世界,也有无量数的佛,他说:“宁为多不?”这是他问的话。你说多不多呀!“甚多。世尊。”这一句是须菩提答话。这是佛对须菩提第三次的接引。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现在佛又提出来第四重问题,对须菩提说,“尔所国土中”,你所认为的国土中,国土不是世界啊!佛学的观念,世界叫做世间;有所谓四世间、五世间等等的说法。国土在世间的观念里叫做国土世间,国土世间是四世间的器世间,就是物理世界;器世间的一切众生都有生命。国土世间是指中国、美国、日本国、印度等国的这些国土;我们世界上称为国家的有一百多个,这就是国土世间。

    现在佛问须菩提,你认为所有国土上的一切众生,有多少种心?“如来悉知”,他说我啊,统统知道!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他说以佛的眼睛看来,所有众生这些心啊,“皆为非心”。换句话说,佛在骂人,这些众生的心都不是心,也没有心,心到哪里去了?心掉了,“非心”,根本不是心。既然不是心,佛大概又怕我们问他,那又是什么?他赶快又说了:我的眼睛看你们啊!不是心,不是心,所以叫做心。他说世界上一切众生的心我都知道,须菩提还来不及问,他就又说了: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叫它是心。

    《金刚经》一开头就讲,我们一切众生,有一个“我执”,认为这是我,有个我,把我的现象,执着得很厉害。认为我还有个心呢!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识分别,烦恼,一切不实在的这些观念、往来思想当成是真实的。人,一切众生,犯了根本上的错误。我们一切的思想、心理、意识的变化,都是那个真正心所起的一种现象变化而已,不是真正的心。可是一切众生把现象变化抓得很牢,看成是心。佛说是名为心,众生自己都把虚妄不实的这个感受,执着的作用,当成为心。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这个现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觉、知觉,都是如此。可是一切众生不了解这个道理,拼命想在一个不可得的三心中,过去现在未来,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

    如果认为把生灭心断灭了就可以证道,那都是邪见,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的道理,就在这个地方。这是《金刚经》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这一点搞不清楚,往往把整个的佛法变成邪见,变成了断见的空,就与唯物哲学的思想一样,把空当成了没有,那可不是佛法!

    佛讲过去心不可得,并没有说过去心没有了,佛没有这样讲吧?对不对?佛说过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种方法上的推断,他并没有说过去心不“能”得,现在心不能得,未来心不能得。这一字之差,差得很远,可是我们后世研究佛学,把不可得观念认为是不能得,真是大错而特错。所以啊,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这个现象界里,去求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求无上的道心,因为现象三心都在变化。

    高明的法师们、大师们,接引众生往往用三心切断的方法,使你了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过去心去掉,把没有来的未来心挡住,就在现在心,当下即是。当下即是又是一个什么?可不是空啊!也不是有!你要认清楚才行;要先认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第十八品偈颂

    形形色色不同观 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沤心起灭 虚空无着为谁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处处净土,处处安心——《金刚经说什么》读书摘记1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e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