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如何做好写作前的准备

如何做好写作前的准备

作者: 一亩闲田xt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17:54 被阅读26次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写作进行创业或者兼职。在这个时代,写作不仅可以帮助你表达,而且还可以帮助你连接世界。写作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成为一项如此重要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写作能力,写出好文章呢?今天就先来谈谈写作前的准备。

          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作者从知识生产的角度出发,运用一元化笔记法,将工作生活中的见闻思考全部记录在一册笔记本中,然后通过回顾整理,从中提炼出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观点、思路,进而写出好文章。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面对大量的写作工作,他在工作中不断摸索完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提出一元化笔记法。作者运用运用一元化笔记法,已经记了近两百本笔记,并从中整理出版了多本书籍,如《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等,广受大众欢迎。

          首先,作者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提出了一元化笔记法。知识生产既创作,具体到写作方面包括写文案、写小说等。一元化笔记法,就是将与工作生活相关的全部信息都无需分类地、按照时间顺序全部记在一册笔记本中。

    这样做的优点在于:

    一,方便简洁,易于坚持。所有信息,无论与工作相关的,还是与生活相关的,都只需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中。不必为如果分类记录,信息是要记在这个本中,还是要记在那个本中而烦恼,利于坚持。

    二,方便查找。因为所有信息都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中,所以只需在这一个笔记本中找就可以找到,而无需去别的地方东找西找。就像孩子的玩具箱,所有的玩具都放在这个箱子里,如果这个箱子里没找到,那估计就是丢了,也没有必要到别的地方东找西找。方便查找。

    三,有助于获得灵感。如果将信息分类记录,那么工作笔记本中记录的就都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全都类似,日后回顾的时候,思维会比较容易局限在这一领域内,没有其它方面的内容与之产生碰撞,难以触发灵感。使用一元化笔记法,因为所有信息都在一个笔记本中,其中既有与工作相关的内容,也有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日后翻看的时候,不同的内容之间容易产生碰撞,触发灵感。在创作的过程中,多观察、记录生活,尤其是那些有趣的、看似无用的东西,可以让人换换脑筋,多角度思考,进而有利于创作。

    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使用一元化笔记法记录生活,积累素材。

    一,规则方面。在使用一元化笔记法记录笔记时,应遵守三条规则,即一元化,时序化,索引化。

    一元化,是指将所有想记录的信息,无需分类都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中。

    时序化,是指所有信息都按时间顺序记录。

    索引化,是指将重要的信息按索引的方式,在第一页或者最后一页记录这则信息所在的页数。

    二,内容方面。

    1,记录事实。

    为创作而记录的生活日志应区别于普通日记,普通日记记录情感可能会多一点,而生活日志应更注重对事实的记录。比如一天的行程与计划;早餐时吃的什么或与家人的对话;工作时工作的内容;购物时所购物品的标签;旅行时旅途中的见闻及车票机票的票根……。如果来不及书写,就用拍照然后打印粘贴的方式记录,或者用直接粘贴所购物品的标签、车票机票票根的方式记录。

    2,相信直觉。

    在记录生活日志时,应跟随直觉记录所有让自己有感触的内容,无论是觉得有趣的、美丽的,还是让自己眼前一亮的、恍然大悟的内容。只有触动自己的事物,才会对其言之有物,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3,勤于思考。

    在记录生活日志时,一边记录事实,还应一边记录对其的思考,并用不同的符号做标记,区分事实与思考。写文章重在立意与升华,无论立意还是升华,都不只是事实本身,而是由事实引发的思考。读者想要看的不是你的生活琐事,也不是人尽皆知的内容,而是具有你独到见解的、让人觉得“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的独特观点。这些都需要深入思考。在记录时多思考,即使只有一两句也没有关系,记录下来,时间久了,就会慢慢的启动你的大脑,让你对问题的思考变得有深度。

    4,提升视野。

    增加输入,多阅读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并做笔记,可以帮助你增加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从更高的层次来思考问题。

          个人发现可以成为很好的创作素材,一旦开始记录生活,你就会意识到可以从生活中获得很多灵感,而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时间久了也就都忘记了。

    第三部分,如何用一元化笔记进行知识生产。

    作者将知识生产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具体化。

    1)收集,是指用一元化笔记法积累素材。

    积累素材时尽量多积累、多思考。只有积累的素材多,各素材之间才会发生更多的碰撞、产生更多的联系,从中发现好的思路。

    2)咀嚼,是指重读笔记,发现不同信息之间的联系。

    从距离当下比较远的时间开始,从前往后读。读的时候,尽量换一种心境,从多角度解读笔记中的内容,如果有新发现、新思考就写下来,如果纸不够,就粘贴一张,重要的是要留下重新阅读的痕迹。如果发现不同页的笔记之间有联系,就用同色的便签纸在笔记本的切口处相同的位置标记,为下一步的整理、发酵作准备。

    3)发酵,是指将上一步中发现的有关联的不同信息进行整理,理出思路。

    可以用卡片法,就是把有关联的不同信息简单地写在卡片上,一张卡片对应一条笔记,然后进行组合,寻找他们之间的联系。或者把有关联的不同信息誊写到另外一张大一点纸上,在誊写的过程中,说不定就慢慢有了思路。

    4)顿悟,就是突然之间豁然开朗,想到了新思路、新想法。

    认真做到以上几点,收集、咀嚼、发酵,并不见的就能在短时间内顿悟,在思考没有新的进展的时候,就做点相关的事,手中有事做,有利于自己集中注意力思考。

    5)具体化,就是将创意化为成果。具体到写作,既写出文章。

        以上就是作者介绍的有关知识生产的5个步骤,其关键点还是在于多从生活中积累额外信息,引发新的思考,唯有新意才是知识生产的核心。

          本文介绍的是如何通过一元化笔记法记录生活、积累素材,做好写作前的准备。当记录积累的多了,拿出早年的笔记随手翻翻,也许你会发现,其中记录的不仅是你的工作生活,还有你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曾经困扰你的都已经渐渐散去,可以指导人生的智慧却渐渐清晰,无论未来怎样,你都更加有信心走好以后人生路。愿你像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一样,从笔记中提炼人生的智慧,写就属于自己人生的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好写作前的准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fb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