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中秋如期而至,轮回的月轮轻柔地抚摸着岁月的脉络,精心绘就出一幅幅温馨且悠长的画卷。在这金风轻拂、丹桂馥郁飘香的美妙季节里,家家户户皆张灯结彩,欢声笑语相互交织,汇聚成最为动听的美妙乐章,共同奔赴一场关乎团圆的盛大盛宴。
月华宛如洁白的绸练,倾洒而下,把大地装扮得犹如梦幻之境,每一缕光线似乎都在轻声低语,叙说着千古流传的动人佳话。泡上一壶历经岁月沉淀的陈年佳茗,袅袅茶香升腾而起,与轻柔的夜风缱绻缠绵,不但温暖了手心,更是温暖了心扉。
古人对月的吟咏,字字如珍珠般璀璨,句句饱含深情。他们以明月作为媒介,将情思寄寓于诗篇之中,把那份跨越时空的思念情愫,化作一行行隽永的诗句,流传至今日。在这皎洁的月光之下,我们仿若能够穿越时空的深邃隧道,与古人一同欣赏同一轮明月,体悟那份跨越千年的心灵共鸣与慰藉。
唐代诗人张九龄以其非凡的才情和深邃的感悟,创作了《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李白,这位在唐代诗坛上熠熠生辉的巨星,其诗作风格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而《静夜思》这首诗的全文为: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他在中秋佳节与友人相聚于皎洁的月光之下,开怀畅饮之际,豪情万丈喷薄而出,创作出了令人赞叹不已的《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李白的这组《月下独酌四首》,以其奔放的情感、奇妙的想象和豪迈的气概,展现了他在中秋月下与友人相聚时的洒脱心境,也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和欣赏。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那寂静而深沉的夜色之中,怀着满腔的忧思,挥笔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在那充满诗意与神秘的中秋之夜,杜甫以其如椽巨笔,创作了《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其一:“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其二:“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白居易,作为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词作品丰富多样,尤其在中秋佳节这一传统佳节中,他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在另一首中秋诗作《中秋月》中,以其深刻的笔触和浓郁的情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令人感慨万千的画卷;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此外,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是白居易在宫中值班时,独自面对明月,思念远方友人元稹的作品;
“银台金阙夕沉沉,独宿相思在翰林。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在北宋那个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的时代,文坛巨匠苏轼,在一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中秋之夜,留下了那首传颂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文学大家晏殊挥毫泼墨,写下了动人的《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北宋梅尧臣应谢公之命,挥笔写下了《中秋新霁壕水初满自城东隅泛舟回谢公命赋》这首别具韵味的诗作;
“斋舫谈经后,官池载酒行。斜阳鸟外落,新月树端生。演漾思江浦,夷犹绕郡城。东辕有遗恨,日日物华清。”
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社会动荡的时期。在那个月光如水的中秋之夜,万籁俱寂,她静静地置身于清冷的闺房之中,形单影只。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那般静谧,唯有她那颗思念远方丈夫的心在激烈跳动。于是,她提起手中的笔,饱含着深情与眷恋,写下了那首动人心弦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辛弃疾乃是南宋时期一位极具影响力、备受尊崇的词人。他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诗词的内容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境;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他的《满江红·中秋寄远》也别有韵味;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辛弃疾的中秋诗词,不仅描绘了中秋的美景,更融入了他对人生、对国家的深沉思考和感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在中秋之夜或许也感受到了旅人的孤独与寂寞,他在《天净沙·秋思》中虽未直接言及中秋,但那幅;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描述的秋日黄昏景象,却也让人联想到中秋之夜,独在异乡的游子,望着同一轮明月,心中那份难以言喻的愁绪与思念。
在明朝这个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名人挥毫泼墨,创作了诸多与中秋相关的诗词佳作。首先不得不提的是徐有贞,他以其独特而敏锐的视角以及细腻且精妙的笔触,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饱含深情的中秋诗词;
“明月皎皎照我心,秋思悠悠绕梦魂。
夜阑风静桂香飘,独倚高楼思故人。
繁星点点映天幕,银河迢迢隔仙尘。
往昔欢娱犹记否,今夕相思泪满襟。”
杨慎也在中秋之际留下了动人的诗篇:
月华如水洒江天,秋意阑珊思无边。
风摇桂影香满径,霜染枫林红欲燃。
独上高楼望归雁,泪湿青衫忆旧年。
酒入愁肠情难续,夜凉如水梦未眠。
在清朝这个历史时期,有众多名人挥笔创作了与中秋相关的诗词,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璀璨的明珠。著名诗人纳兰性德就留下了动人的中秋词作: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龚自珍也在中秋佳节之际吟诗作赋:
“钟动光凝不夜天,桂华香雾锁婵娟。 擘开莲子抛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黄景仁也有关于中秋的诗词:
“中秋无月 儿女夜眠迟,秋冷先知是。城高不碍看,向啼乌借宿,月在寒枝。 金粟香残,银荷影瘦,最愁人、是过中秋。想玉宇、琼楼高处,也应凄寂。 且把清尊断送秋,莫近危阑倚。那堪风露冷,更天际、塞鸿归未。 想此际、萧娘定叹,罗衾空拥,怎生忘得。”
整首诗词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将中秋时节的清冷、孤寂以及诗人内心的忧愁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读来感同身受,沉浸在那浓浓的秋思之中。
民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风云变幻,但仍有不少名人以中秋为主题,挥毫泼墨,创作了诸多动人的诗词。
徐志摩曾写道:“明月如镜照我心,相思无尽中秋情。风摇桂影香满径,独倚高楼思故人。”他的笔触轻盈而浪漫,以明月为镜,映照出内心深处无尽的相思。那摇曳的桂影和弥漫的香气,营造出一个诗意的中秋氛围,而独倚高楼的身影则透露出深深的孤寂和对故人的思念。
林徽因则有:“中秋月满情难寄,旧梦依稀影自怜。庭院深深花不语,清风瑟瑟夜无眠。”她的诗词婉约细腻,中秋的满月下,满腔的情思难以传递,旧日的梦境依稀浮现,只能自我怜惜。深深的庭院中,花儿默默不语,瑟瑟的清风里,长夜无人入眠,尽显女子的柔情与哀怨。
郁达夫也曾吟:“秋光瑟瑟入高楼,佳节相思意未休。酒暖诗寒心寂寂,月残云淡梦悠悠。”瑟瑟的秋光进入高楼,在这佳节之中,相思之意未曾停歇。酒虽暖,诗却寒,内心寂寂;月已残,云亦淡,梦境悠悠。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深沉的感慨和对世事的无奈。
这些名人的中秋诗词,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他们在那个特殊时代对中秋佳节的独特感悟和情感寄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