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研究生三年,各种场景历历在目,有痛苦也有欢乐,有心酸也有感动。为论文无数次的通宵夜战,与好友畅所欲言激扬文字的夜晚,西陵峡谷的震撼之旅。于哲学中感受思想的魅力,于文学中领略语言的力量,于理论中获得一次次精神的升华。体验过爱情的美好,体验过友情的真挚,体验过撕心裂肺的无助,体验过问心无愧后的虚无,体验过奋斗的乐趣,体验过困境后的超脱。正是这些,让这三年的每一寸角落都熠熠生辉。宜昌这片土地给了我太多,三年来对我的养育和熏陶,永生不会忘怀。
这三年,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陈全黎老师。三年来,与陈老师的交流虽然不多,但于潜移默化中,已深深受到陈老师的影响。陈老师极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独到的学术眼光,宁缺毋滥的学术风格,都让我深受启发。陈老师总是不厌其烦为学生修改论文,直到成为一篇真正的学术论文。每每去读陈老师修改润色后的论文,其无懈可击的思路,精炼细腻又具情怀的文笔,都不禁令人陶醉其中。曾反复比对修改前后的论文,着实获益匪浅。正是在陈老师的引导下,我从一个学术的门外汉,如今也可以玩味一些学术话题。陈老师从容冷静的处世风格,言简意赅、生动风趣的言谈,无不散发着人格魅力。陈老师总是不动声色地磨练学生的性格,完善学生的人格,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顿悟。得意了会压一压,失落了会推一推。再次向陈全黎老师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与感激。
还要感谢黄权生老师。看到黄老师一本本厚厚的学术著作,不禁惊叹其扎实的学术功底,赤诚的学术热情,无畏的学术追求。黄老师平易近人,乐于与学生打成一片,总是毫无保留地从生活到学习给予学生细致的帮助和指导。和黄老师一块打球,探讨学术,于西坝探寻《山楂树之恋》背后的故事,都成了研究生期间的美好回忆。
感谢章辉老师对我的论文提出的重要意见。章老师真诚直爽的性格,深厚的学术修养,独到通透的见解,无不令人折服。感谢文艺学专业的邓新华老师、刘月新老师、桑大鹏老师、李文斌老师。每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都能深入浅出,寓教于乐。感谢他们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三人行必有我师。感谢这几年结识的好友,认识的同学。同学毛军玲,一个来自大西北的汉子,为人耿直真诚,性格坦荡无畏,在艺术上也颇有造诣。我们的共同爱好非常之多,诗歌、哲学、骑行、绘画、桌球、象棋等等。我们动辄长谈深夜,从爱情到上帝,无所不聊,得此挚友,人生一大幸事。还有我的室友郭法宏,心如止水,沉着细致,一年如一日地看书,从早到晚,争分夺秒,从古籍中汲取营养。曾无数次和郭兄畅聊古今,皆酣畅淋漓。还有飒爽的田姐,心思细腻又格局宏大,对别人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研究生期间还遇到很多同学,各有特点,但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踏实、冷静又坚韧的海霞,风趣大方的闫兄,独立成熟的唐萌,善良可爱又大度的倩兄,热情而智慧的金思,多才多艺又多情的师妹杨孟婷,大气聪明又洒脱的刘潇师姐,知性优雅又美丽的薛春丽师姐……
感谢研究生期间遇到的每一个人,与你们在一起的每一段回忆都弥足珍贵。
离开的时候
便开始留念
离开是瞬间
回忆却是永恒
也曾在江边仰望星空
背诵屈原的诗句
天何所沓
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
列星安陈
感叹你的美如此遥远
绚烂又神秘
难以企及
此刻多想 再次
吹着江风
衬着月光
伴着时而潺潺
时而汹涌的江流
约上好友
江边悠闲漫步
细说生活与哲学
人生与诗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