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总是很急,经常看不到几张就放下了,换一本,定的几个专栏也是,听着听着就感觉对自己没啥用,怕浪费时间,就不听了。
功利性阅读的弊端就在于此。
我们经常竭尽全力去找,而不敢认认真真去做。
不是具体一本书不行, 可能是自己的阅读系统不行。
只想读好书,害怕浪费时间在“坏书”上。但如果不读坏书,就不能保证读到好书。
阅读不能总是带着有用的目的读。有时候也要有一种寻宝者思维,不知道读这本书有什么用?但不怕浪费时间,读读看。
很多时候,我们阅读, 学习,总想找知识体系,这也是成年人学习经常焦虑的地方。
其实这还是学生时代的学科思维。
人脑中的知识有一种与其他东西都不同的禀性,那就是已连接性,类似于我们的神经元,随时准备与其他神经元发生连接。
知识就像在胶水里打过滚的纸团,轻盈而具有黏性,知识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七本身的内涵,也取决于它跟其他何种知识存在关联。
由知识A,联想到知识B,再联想到知识C,知识DEFG,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是我们的本能。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增加获得知识的数量和质量,远比追求搭建知识体系重要的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