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修之死vs袁崇焕之死

杨修之死vs袁崇焕之死

作者: 爱好111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19:31 被阅读0次

杨修本是曹操帐下的一名文书,有几分聪明,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看出了什么就老想说出来,不管说出来老板快还是不快,他就是要跟别人直言自己的判断,显示自己的忠心和聪明,屡次让曹操不爽,自己不自知不在意,他那几次的聪明,大多不过是牵强附会的解释,连曹操自己都不记得的,杨修竟可以拿来做个让曹操啼笑皆非的文章,只要曹没有反对,就当成大大的认可,极为自恋。终于有一次又自以为聪明地猜测主公有退兵意图,曹操是个无论打多少次败仗心里永远乐观从不畏惧的一个人,内在几乎从未悲观过。结果那一次终于忍不住,以散布退军谣言意图动摇军心为名,处决了杨修,可杨修呢,临了临了还觉得自己是对的,一副自己最无辜最衷心的样子,觉得曹操不重用自己是曹操没眼光,曹操的错。

袁崇焕是一个真正把爱国落到实处的文人,那时候明军连连败仗,空喊爱国和给予任何精神支持起不来实际作用,因为明军之所以吃败仗,是因为那段争夺的地方地势险峻,绵延不绝的山路,明军很陌生,清军比较熟悉地形,这点占据绝对优势,况且马背上的民族,也习惯了翻山越岭作战。

这时候袁崇焕毅然下了决心,一个文弱书生带着一匹马,竟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默默探险,独自走完了那段山路,所到之处,还收复了一个岛屿上的大将祖大寿,当时不看好明军,投奔祖大寿的人为了想一起自立旗杆也稀稀拉拉的有不少,结果袁崇焕的到来,说尽皇上的信任与难处,让祖大寿心悦诚服。

离开祖大寿时,袁崇焕不要一兵一卒的随行,继续像一个山里平民打扮独行山路,露宿山间,理由是这样不会引人注目。两军交界的山路大部分是无人地带,袁崇焕甚至独自上路前就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几乎没有告知任何人,连皇帝也不知道,就这样,像悄悄失踪了好几个月。这艰难的野外险峻求生存的山路里,袁崇焕专注的画出来重要要塞的地形和要避开的险道,思索每处对策,这一路走下来,返回到家里已如同野人般。

回来之后,袁崇焕重上战场,指挥明军,几乎战无不胜,百战百胜地收复了大片的失地,迅速成为清军的克星,崇祯皇帝大喜过望,视为心腹,极尽恩宠。而清军阵营的最高统帅是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他后来在沈阳建立了满族皇朝,除了善于军事打仗,胜在比袁崇焕更懂人心。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边境从商讨生存那时每日受尽腐败明人的欺辱,最穷困的时候,以十三副铠甲起义,建立了满清,皇太极和多尔衮是他最优秀的两个儿子,自以为是富二代的败类儿子也有,多尔衮这个好苗子也是皇太极一手带大的。

他知道崇祯皇帝生性多疑,话说有几个皇帝不多疑呀,一次作战中用调虎离山之计引开袁崇焕的大军,自己亲率大军直扑崇祯皇帝的北京城,北京迅速离失守在望,崇祯心急如焚,发布将令,要袁崇焕速回北京,不知情的袁却一心要夺得此次战争的胜利,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给拒绝了,如此,崇祯吓破了胆,袁崇焕不回,眼看自己命都快没了。于是顾不得颜面再次催促袁崇焕不要恋战赶回来救驾。已经胜利在望的袁崇焕这才知道中计,迅速调离已经连日作战好久有些疲乏的大军,拼尽老命不吃不喝不睡,连夜追赶三天回到北京,解了皇太极攻北京城之危,实在太险,再晚一步,崇祯皇帝就成瓮中之鳖了。

皇太极原计划一是可以直接拿下崇祯,二是可以借此离间袁崇焕与崇祯的关系。虽然没有攻下北京,但此刻的崇祯即便安全了,也对袁崇焕恨之入骨,愿意相信清军的假证以勾结清军为由将袁崇焕投进了大狱,但凡有朝中任何人替袁说情,就直接触怒龙颜,一时谁也不敢说什么。此后袁旗下的大将祖大寿倒是被崇祯重用打了几回胜仗,朝中几乎没有多少他人可以抗敌。但只要不是袁崇焕,朝中推荐谁,崇祯都愿意重任。祖大寿一上战场,实力就被皇太极看好。不但不记恨他杀死的清军,反想招降和重用。

不过自袁崇焕下狱,优秀的祖大寿和其他将领也在皇太极的攻略中接连吃了败仗,崇祯不但不想重用袁崇焕,还把怒气指向袁崇焕,更加坚信袁崇焕投敌卖国,最终决定处以极刑。民众更是呼声一片高喊打倒卖国的袁崇焕,皇帝一声令下,不允许任何人阻拦,袁崇焕越自辩皇帝更生气,最后,袁崇焕只被准许在监狱见了几个友人包括祖大寿便上路了。皇太极没想到竟会发展如此顺利,袁崇焕受剐刑处决的消息传来,清军所有将领盛大欢呼,皇太极却惊骇竟至如此,随后陷入为袁崇焕深深的悲恸,独自一人来到无人的空地跟袁将军对酒送行。

知道袁崇焕冤屈的何止祖大寿和皇太极呢,最懂杨修和袁崇焕冤屈的恐怕就是曹操和崇祯皇帝了,尤其是崇祯,宁死也不要袁的保护。杨修和袁崇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有生之年,决计不会接受平反,本来就是可大可小,触怒了皇帝,连辩护和上诉都免了。

人与人的关系,在不同的范围,几乎都可以界定出君和臣,没有界限感,越级或者替代,主权不明,关系错位,导致诸多的矛盾。短期关系怎样都没关系,但长期关系和长期事情的发展,一定要界限,界限内可以自作主张的玩。界限外的聪明和自以为是,当然也许会有认同,但那些跟风似的盲目认同,有几许意义呢?

成功人士之所以难以长存,因为他们要数量足够的认同,缺乏有心有力的认同,没有人跟风和盲目认同,成功人士自然消失,但群众永远是盲目的,所以成功人士会一直络绎不绝。

鲁迅先生在日本看到替俄国人搜集情报的中国人被日军杀头的纪实片子,围观的本都是看刺激的人,胆小的人在北京都不敢住在菜市口,亲人也多半不会来看,那时候但凡杀头也没多少人敢来为亲人收尸,自己都自身难保,俄国人不去救,谁去救呢?看刺激的人如何去表现痛苦难过?这里的观众就是免费看戏,配合震慑,若真有不配合的也会被剪切掉吧,现场的观众也许看的到,外场的观众如何看得到呢。换个场景,在西班牙的斗牛士场地,观众花巨款来到现场,拥有有无上的权利决定斗牛士的生死,无论是哪一场,只要有第一个观众喊出来要他生,后面的观众纷纷说要他生,换一场,只要有第一个观众喊出来要他死,后面的纷纷说要他死。这就是恒古不变的观众们。

相关文章

  • 杨修之死vs袁崇焕之死

    杨修本是曹操帐下的一名文书,有几分聪明,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看出了什么就老想说出来,不管说出来老板快还是不快,他就...

  • 2019-06-02

    杨修之死 之前只以为杨修之死是因为恃才放旷,今日听了评书后,才知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是因为他参与到了王室之争。 杨修...

  • 重读杨修之死

    重读杨修之死 上学时,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杨修之死》的文章, 讲述的是,杨修多次揣摩出曹操心意,最终在汉中之战中,因...

  • 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杨修之死的原因分析 皇甫子晞 杨修,字德祖,出身很好,家...

  • 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

    不作不死——由《杨修之死》想到的 《杨修之死》是选自《三国演义》的一篇课文,作者罗贯中通过这一章节,刻画了曹...

  • 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让我想起了杨修之死的故事。故事我就不重复了,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搜。我想了解的是为什么杨修之死。原因虽然多,但主要是...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太尉杨彪之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人。在曹操那里当主簿,被曹操所器重,但又被曹操所杀…… 死因一、爱揣摩领导心思 杨修之死是...

  • 杨修之死

    杨修之死好像是一个谜。他是曹操的很好的下手,为何被曹操所杀,这里有着杨修自己的问题,也有着曹操的问题。 ...

  • 杨修之死

    杨修,字德祖,杨修是汉朝名臣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他是一个文学家,为人彬彬有礼,学问渊博,非常聪慧,被选为郎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修之死vs袁崇焕之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tk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