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写这个话题,一方面是下午与一些做这方面的合作方开了半天的会议,晚上回来后也一直在思考这六七年来的工作,其实或多或少都与这个相关。
之前在做园区服务的时候,会发现当无法导入更多有能量有资源的外部合作方,是很难给园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助力。而大多数的园区或者孵化器,还停留在通过几场论坛,几场展览便美其名曰为在孵企业提供了品牌宣传和产业交流的平台。这也是大多数孵化器的通病,真正为了孵化投资而提供踏实的企业服务的载体少之又少,这与企业的降本逐利的本质息息相关。
然而这与国家和政府的期望又背道而驰,政府设立相关的孵化器补贴与认定政策,源头上是希望通过补贴扶持的方式,激发民间的创新力量,引导运营方为更多创新项目的孵化提供助力,从而诞生更多高新,专精特新以及独角兽等企业。然而由于政策出台方的远离市场,各类考核指标的制定往往脱离实际,或者留了一些可钻的空子,在行家眼里,哪些是在实实在在地做孵化与投资,哪些是来蹭补贴的二房东,一目了然。
2015年曾经兴起的创新创业大潮已经渐渐冷却了,现在提到创业已经不是九死一生百死一生,万死一生都不为过。三年的疫情期间倒闭了多少中小企业,一个入驻三百家左右中小微企业的园区,一年内轮换了一半左右的企业。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如果园区的招商跟不上,园区空心化的问题就显而易见了。
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几年前有不少拿着一个ppt就拿到融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被投资方也渐渐理性起来,急于融资的企业往往不是值得投资的标的,而对投资机构有更多诉求包括资源链接的企业,往往才是值得去研究和挖掘的。
企业在寻求降本增收,孵化机构的试错成本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矛盾中需要找到一条成本低风险小的路,而在沿海发达城市,愿意为这一块内容买单的行政力量也鲜有之。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而来。
正如我目前在做的事情,过去的几年内可能是在做自身的项目与活动中,间接的或者无意识的为企业提供了服务,接下来需要了解更多的行业以及细分领域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为不同的企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提供或者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相交,都是通过彼此不停的麻烦彼此才会建立更深厚的链接。一方仅仅付出没有回馈的关系是不够稳固的。每个人是独立的个体,在自己的世界里发育成长,而每个人又都离不开群体,价值的体现只有在与社会的互动和他人的交往中实现。也正是如此,才有了各种群体效应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归根结底,市场的最小组成单元是个人,我们孵化的对象与其说是企业,不如说是很多个具体的人,而人又是最复杂的要素构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