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喜欢看西游记,每到年底那几天,电视台都会整天连播西游记,那时候每天都会盯在电视机前看西游记。不知道现在的小朋友是不是依然是西游记的粉丝,但是我相信,对于我们这个年龄段的来说,西游记永远是无法超越的经典。
既然说到西游记,肯定不能少了大名鼎鼎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作为孙悟空的忠实粉丝,每每看到孙悟空战败的情景,心里总是有一种失落。对此也试着想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导致法力减弱了、被紧箍咒束缚了等等,以此来安慰当时那颗受伤的小心灵。现在想来无论是哪种解释都无法验证其准确性,其作者吴承恩写这部小说的真实意图我们也不得而知,至于孙悟空的武力值为何下降,每个人也都有其自己所赞同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所谓对错。
(一)
在我看来孙悟空取经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次修行的过程,既然是修行,那么修行的过程中就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起起落落,磕磕碰碰在所难免。那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次修行呢?
一、名字——悟空
佛家有云四大皆空,真正四大皆空了也就成佛了,达到此等境界需要有一个长久的悟的过程,
所以菩提老祖为其取名为悟空,可见一开始结局就已注定。
最终结局也如大众所愿,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从佛号来看并不是说每战必胜于对方,真正战胜的却是自己。
二、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在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中有这么一段,说孙悟空被唐僧从五指山下救出以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路经一户人家,借宿一宿,第二天启程正走多时,路旁闯出六个人来拦路抢劫,被孙悟空统统打死。唐僧怨其杀生,孙悟空不忍受气,独自跑到东海。说起来这六个人的名字也值得注意,分别唤作: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身本忧、意见欲。
六个名字的头一个字摘出来就是 眼、耳、鼻、舌、身、意。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有“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所以说孙悟空杀了这六个强盗,意味着其去掉了“眼耳鼻舌身意”,不正体现了《心经》中的“空中无眼耳鼻舌身意”吗。而且这六个人的名字代表着人的七情六欲吗,三字经里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斩断七情六欲说明了孙悟空迈出了修行的第一步。
三、乌巢禅师授《心经》
在第十九回有写,唐僧收了猪八戒以后,师徒三人来到浮屠山,乌巢禅师授予唐僧一卷《多心经》,此乃修真之总,经中之经,依次可以推断一路上都在修习《心经》。
综上可以推测整部西游记都是以孙悟空修行为主线来写的。
虽说修行,但是从其修行的起因来看,先是在五指山下被压五百年,再是见肉生根的紧箍咒,可见孙悟空的修行也带有一定的无奈。
可以说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一直是处在自由与修行的矛盾体中。并且孙悟空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猴王,虽多次被驱逐,但是心里仍然记挂着唐僧,用他自己的话说“身回水帘洞 心随取经僧”,心里多了一份对唐僧的牵挂。基于这两点,孙悟空的武力值下降也是容易理解的。并且孙悟空在用《心经》劝导唐僧的时候也经常说“心无挂碍 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可见心中有牵挂,武力就无法充分发挥了。
(二)
《西游记》的伟大之处不在于它体现了什么伟大的思想,它的伟大正是体现在其平凡的地方,以至于我们平凡人的眼中都有自己的西游记,以至于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即使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也不过如此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人在网上也对孙悟空武力值为何下降进行了解释,答案更是多种多样,这一现象也正应和了刚才所说的,每个人眼中都有一部西游记。所以说孙悟空武力值下降不正说明了西游记的伟大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