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课文学思辨
——《答谢中书书》备教札记
一、关于分号的探究
课文句式整齐,四字句,每两句一个句号。但“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两句之间却用分号。可由此激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起点是分号的用法,几个句式相同且表示并列关系句子之间用分号。其它每两句虽然为四字句,但句式不同。
二、关于谢征写给陶弘景书信内容的猜想
本文是陶弘景给谢征的回信,信的内容无从得知,借助文章所表达之意,猜想写给作者的信之内容。也是从理解文意的另一路径。
回信大量的景物之后,“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是抒情和议论,也是文本的落脚点。此几句比表达对美景的喜爱,自己能与谢灵运这样的高贤雅士相提并论的自豪。
结合以下资料体会:
材料一:
南北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矛盾尖锐,时局动荡,文人遁迹山林,旨图以在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慰籍和解脱,经常在书信中描山绘水,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问候。
材料二: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管朝廷机密文件)。
材料三:
谢灵运,东晋人,出身名门,肩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从不同角度刻画自然景物。由谢灵运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他被称为“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在山水诗上造诣卓著,并通过放浪山水,探奇览胜消解政治上的烦恼,因此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山水诗。陶弘景所处的南北朝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矛盾尖锐,时局动荡,文人遁迹山林,寻求慰藉。而谢征掌管朝廷机密文件,位高权重。由此猜想谢中书写信劝陶弘景入朝为官,为朝廷效命。作者借此文回绝邀请。
三、陶弘景是否假意归隐?
结合以下材料理解:
材料四: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他曾经在给亲友的信中说:“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然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官归隐。
材料五:当时,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音韵学鼻祖的沈约,正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的志向和节操,沈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材料六:梁武帝(一说齐高帝)曾经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言下之意是说山中什么也没有,还不如出来作官,也就什么都有了。陶弘景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有什么呢?山岭上有许多白云。可惜白云只能供我自己赏心悦目,却不好用手捧来寄送给你啊!”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愿出山作官,不屑与时人为伍的高雅志向。
材料七: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来作官时,他干脆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间,另一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棒子驱赶着。梁武帝看了也笑起来,知道他绝不会出来作官了,也就打消了他出仕的念头。
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沈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梁武帝多次邀请,都被婉言拒绝。可见,陶弘景确实想远离官场,怡情山水。
文章借此表达两层意思:一是表达自己纵情山水的愿望;二是 对自己能与谢灵运一样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