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没有见过燕子,不知道燕子是什么时候多起来的,离我最近的,就在阳台对面。每天清晨,它们在对面的楼房前飞舞,一面飞一面叫,十分热闹。对面的楼,是有瓦有梁的传统房屋,燕子做窝比较方便。
但那幢楼房仍然离我较远,我最多就只知道那些飞舞的小鸟是燕子,而不能把它们看个清楚。
燕子非常难拍摄,它们行动迅速,飞行起来没有轨迹可循,飞着飞着会突然转一个弯。有时,看着它们分明是在绕圈子,圈子却时大时小。总之就是无法把它们清晰地摄入镜头。
不过,我还是把它们看了个清清楚楚。看清楚燕子的样貌时,我被吓了一跳。
对于燕子的印象是从诗词中得来,非常灵秀,然而竟不是这样的。就身材的比例而言,它的头较为硕大,而且模样有些凶。它们三、五只停歇在电线上,等父母来喂。
若有一只燕子急速地扇动翅膀,便知它们的父亲或母亲回来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燕子捕食大约并不容易,好一会,才能够飞回来,小燕子已饿得不行,远远见了,便会飞去迎接,在空中便接走了食物。随后,它们的父母继续去找寻食物,小燕子继续回到电线上等待。这时候,它们便不再扇动翅膀让父母注意到自己。
也见过小燕子乖乖站在电线上等父母来喂的,一排三只小燕子,每当父母捕食回来,就张大了嘴,扇动着翅膀等待。燕子有个好记性,虽然三只小燕子都等着投喂,它却知道轮流着来,这次喂这只,下次喂另一只。
我猜测,这些乖乖等候的小燕子是比较小的,飞行技巧还掌握得不够好。去空中接食的,是已长大一些的,它们可以凭借此举练习飞行与捕食。
有时,燕子大约累了,来电线上休息一会,小燕子张大了嘴靠过去。燕子只得避让,小燕子不知道父母也需要休息,依然张着大嘴步步紧逼。无奈的燕子只得飞离电线,再次去觅食。不知道小燕子长大后,会不会想起此时此刻为了喂养自己而忙碌的父母,也不知道这时的燕子会不会想起小时候,张大了嘴向父母索要吃食的自己。
从懵懂地找父母要吃的,到长大后学会独立,再担起责任抚养下一代,生命就是如此代代繁衍,从而生生不息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