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的北边,有个地方叫黎丘,据说有鬼怪出没。
这鬼怪十分无聊,别的事不做,就喜欢幻化样貌,模仿活人家的子侄兄弟,可能是太想做人了吧。
有个老头,进城到市集里办事,回来的时候喝得有点上头了,晃晃悠悠地走在回家的小路上,他不知道,黎丘的鬼怪正跟着他呢。
鬼怪幻化成老头儿子的样貌,走上前扶着老头,然后捉弄他,夹着他脖子就往地上按。
等回到家,老头醒酒了,他隐约记得自己被儿子戏弄的事,就把儿子喊过来一顿臭骂。
儿子一听,马上低头磕地:“造孽啊,我哪里干过这样的事!我今天去东边讨债去了,不信你可以问问。”
老头一听,不好,怕是真遇上鬼了。
不过,老头胆大得很,他决定第二天再去会会。
第二天老头故意跑去集市上喝酒,想着喝醉以后,再一次遇到鬼怪,就把它捉住宰了。
老头喝醉以后还真远远望见了那个鬼,于是拔剑就刺。
回家以后,到处找不见儿子了。一问,他的儿子因为担心他,老早出去迎他了。
……
这个故事还有个重口味升级版。
说晋朝时,吴兴有个人家中有两儿,一日正在田里干活,突然见他们的父亲走过来了,还一边打一边骂他们滚蛋。
回家以后他们跟母亲告状,母亲去问他们的父亲,父亲先是一脸懵逼然后一脸惊恐。
不好,你们俩被鬼魅缠上了。
下次看到就立刻把它斩杀。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见鬼影。有一天,父亲担心孩子们,就去田里看看。
俩傻儿子一见,以为是那个鬼魅出现了,当机立断把他斩杀并掩埋。
故事到这里没有结束。
鬼魅幻化作父亲的样子,提前一步回到家中告诉母亲及其他人:俩小子已经除掉妖怪了。
傍晚俩儿回家,全家人还凑一起庆贺一番。
就这样过了好多年日子。
没有人发现这个秘密。直到一位法师路过这家,告诉俩儿子说:令堂身上有很重的妖气。
傻儿子跑去告诉父亲,父亲当然大怒,就要撵走法师。
法师看出了端倪,念着口诀走进屋里,在床底下逮住了妖怪,原是一只老狐狸。
俩傻儿子这才意识到,当年他们误杀了自己的父亲。一个自裁,一个羞愤懊恼而去。
“心学”宗师王阳明说,知行合一,心中动了杀念,便算是作恶的开始。
故事里,起初,鬼魅并未伤人,但人却起杀鬼之心。若黎丘老头和俩儿及父亲不想着逮住鬼魅杀之,也不会酿成最后的苦果吧。
只能说,万物有灵,有因果,有业报,为人当多行善事,人不犯我,我也用不着除之而后快。
职场里,遇上死对头,哪个不是恨的牙痒痒;家庭中,婆媳间,更有许多互相看不顺眼;这世间有许多恩怨,都是怨从心生,然后影响到行动,再后来真的是活见鬼了呢!
不想见鬼,就坦坦荡荡,宽容推己及人。
网友评论